讀古今文學網 > 街角的老北京 > 秋高氣爽重陽登高 >

秋高氣爽重陽登高

老北京歷來有「秋老虎」一說,即便眼瞅都立秋了,天兒也未見得涼快,只有到了重陽節,才真的是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在三伏天裡悶了一夏景天兒的北京城似乎終於可以喘口氣了,而生活在北京城的人們這個時候是打心眼兒裡往外透著那麼高興。北京人冬天有貓冬的習慣,其實夏天大伙也懶得出門,當暑氣全消的重陽節來臨之時,也是大家想出去活動活動的時候了。

重陽節的習俗很多,最重要的一項恐怕就是登高了。說到登高的來歷大多出自神話故事,比如在梁朝的《續齊諧記》中就記載了一則故事,傳說在東漢的時候,河南有一條汝河,河裡邊有個怪物,叫瘟魔,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都會出來禍害人,在人間散播瘟疫。離汝河不遠的小村裡有一位叫桓景的年輕人,父母就死於一場瘟疫,自己也大病一場。為了報仇,他尋訪高人,終於遇到一位仙人教他除妖之法。學成下山之時,仙人送他一柄寶劍、一包茱萸葉、一壺菊花酒,告訴他這都是辟邪的寶貝,讓他趕回家去降妖除魔。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這天,按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妖的準備。中午時分,瘟魔出現,因為瘟魔怕茱萸葉和菊花酒,所以百姓們毫髮無損,桓景用學來的本事除掉了瘟魔,從此重陽節留下了登高的習俗。

由此可以看出重陽登高是為了驅邪避禍。其實妖魔之說是不足為信的,不過縱觀中國的歷史文化,我們的祖先早已經意識到了一點。季節交替的時候人確實容易患病,於是大家當然期盼能夠平安地度過天時的交替,瘟魔不見得就是某種怪獸,這不過是古人把自然對人的影響戲劇化了而已。但是拋卻這些神話故事不提,單說時節,重陽秋高氣爽,確實也是登高賞景、爬山鍛煉的好時節。

對於登山我一直也情有獨鍾,在北京也確有幾處登高賞景的好去處,首推的當屬西山八大處。八大處因為山中的八座佛寺而得名,但是讓八大處蜚聲海內外的卻是二處靈光寺,因為靈光寺中珍藏著一顆珍貴的釋迦牟尼佛的牙齒,堪稱國寶。站在八大處公園門外駐足遠眺就可以看到群山環抱之中有一座寶塔,那裡便是二處靈光寺。靈光寺始建於唐代,當時叫龍泉寺,後來經過遼代、明代的擴建和重修,明朝成化十五年重修之後,明憲宗朱見深賜名「靈光寺」,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了今天。

如今從二處靈光寺通往三處三山庵的路上有一座紅門,穿過那道門回身觀瞧,可以看到門楣上有一塊長條的石匾,匾上寫著「敕建靈光寺」,這幾個字便是朱見深所題。在靈光寺的跨院裡有一座殘破的塔基,這裡就是遼代修建的招仙浮屠的遺址。所謂浮屠其實就是佛塔,正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中的七級浮屠就是七級佛塔的意思,原本佛祖的牙齒就珍藏在這座招仙浮屠裡面,而發現佛牙還是因為義和團與洋人的一場混戰。

在清朝光緒年間,北京城裡住著一個叫韓靄軒的人,此人家中十分的富足。現如今有錢人都講究城裡一套房、郊區一套房,城裡的房為了辦事方便,郊區的房為了度假休閒,其實古人早有這麼做的。這個韓靄軒就在靈光寺邊上置了一套房,西山風景優美,空氣也好,沒事的時候韓靄軒就到這座宅院修養一段時間,而且這位財主平時與洋人走的很近,當時靈光寺東邊三里多地有一座教堂,韓靄軒沒事就去教堂和洋人聊聊天。

1900年夏天,義和團駐紮在了靈光寺,當時義和團不光是專打洋人,就連和洋人有瓜葛的中國人他們也不放過,韓靄軒是個大財主,又跟洋人交往甚密,消息不脛而走,結果他被義和團給弄死了。韓靄軒是死了,可他的家裡人嚥不下這口氣,就想著怎麼給韓靄軒報仇。人是義和團殺的,可是義和團手裡都有傢伙,要找義和團報仇就得搬救兵,於是韓靄軒的家人搬來了洋人的軍隊。

都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這下麻煩大了,洋人的聯軍在四平台村口,也就在靈光寺東邊二里地,架起了大炮,朝著靈光寺連開了幾炮,就把「招仙浮屠」轟倒了,不過也正是這洋人的幾炮,後人居然在倒塌的招仙浮屠的塔基裡發現了一個石函,裡面裝的就是絕世珍寶——佛牙舍利,而招仙浮屠被炸倒後就沒有再復建,直到1964年靈光寺裡另一座寶塔拔地而起,那顆佛牙舍利也被供奉在了新的寶塔中,那座遼代的殘破塔基就供後人憑弔之用了。

靈光寺作為一座寺院,不光有佛門聖物,而且也是登高望遠的絕佳之地。首先靈光寺山勢不高,從進入公園大門,平緩地步行十分鐘也就到了靈光寺,寺院依山勢而建,建築一層高過一層,從山門往上依次有四座平台,相距不遠,而且站在任何一個平台上都可以看到北京城,非常適合老人登臨。其次,八大處山中景色優美,有句話說得好「天下名山僧佔多」,寺院如此多的一座山,每到秋季層林盡染,景色就可想而知了。再有就是八大處的位置好,緊鄰香山,故此與香山的秋景相差無幾,而香山秋天的紅葉名氣太大,人人都爭相去香山賞秋色,便也忽略了八大處,一到秋季雖說八大處人也不少,但比起香山已是清淨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