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街角的老北京 > 北京的端午 >

北京的端午

說到兒時對端午節的記憶,首先映入腦海的應該是粽子的味道。端午的頭幾天大人們已經把江米、小棗、葦葉子全都準備妥當了,端午節當天去上學的時候,奶奶已經坐在院子裡開始包了,等到中午放學,滿胡同各家各戶都飄來了粽子的清香。雖說家家都包粽子,但也免不了禮尚往來,街坊鄰居要互相饋贈一番,我們這些小孩就是交流的使者,家大人拿個碗,裡面放上幾個粽子,會告訴孩子:「去!給西屋的大爺送去!」孩子們對於這種事當然也樂此不疲。

而稀奇的是,包粽子用的原料各家各戶都是一般無二,可是每家做出的味道還是不一樣。中午美美地吃上幾個大粽子,孩子喜歡甜食,甚至覺得味道不足還要蘸著白糖吃。粽子的甜美還在唇齒之間,下午上課時老師便會不失時機地給我們講端午的來歷,因為端午的節俗有了粽子這麼一個代表,我們倒也樂得聽聽它的歷史。

關於端午的來歷其實傳說甚廣,端午節也是中國名稱最多的節日。「端」乃是開端之意,而「端五」就是五月開端的第一個初五,民間傳說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日是五月初五,為了避諱才改成「端午」,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但鄙人倒覺得不足為信,若是為了避諱,那中國的數學裡是不是也要避掉「五」這個數呢?實則是因為按照中國古老的天干地支,在十二地支裡,「五月」也是「午月」,再加之「五」與「午」又是同音,所以得名「端午」。

端午節紀念屈原這是盡人皆知的事情。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生於湖北秭歸,有滿腔的愛國之情和廣博的才學,受到了楚懷王的器重,擔任左徒之職,這個職位僅次於宰相;但不料想屈原遭到佞臣嫉妒,楚懷王聽信讒言從而疏遠屈原,太子蘭當政之後乾脆就把屈原流放了,在流放途中屈原聽聞秦國連連打敗楚國,屈原感到萬念俱灰,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自盡。後來百姓們得知,爭相駕船相救,從此演變出了端午的龍舟競渡,但當時的鄉親們最終還是沒有把屈原救上來,所以百姓怕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往江中投粽子,這種民俗食品也登上了歷史舞台。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說屈原本不是投江自盡的,而是被暗殺的,暗殺的人把屈原裝進了一個口袋裡,又在裡面塞了大量的石塊,然後繫上袋口投入江中,百姓有人看到這一幕,但是誰也不敢說,於是做出了粽子這種食品以示暗喻,包粽子用的葦子葉就是口袋,裡面放的小棗代表石塊,放在水裡煮就代表屈原是這樣被扔進江裡的。這種說法在民間也流傳甚廣,但是鑒於屈原的氣節,大家還是願意相信屈原是自己懷石投江而並非被人殺害。

除了紀念屈原,還有一種說法是端午為紀念曹娥。曹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大孝女,她的父親在漢安帝永初二年(108年)五月初五迎波神的時候被捲進了江裡,曹娥沿江哭號不絕,連續數日之後才找到父親浮上來的屍體,曹娥的這種孝也感動了世人。這兩則故事是兒時聽得最多的,長大之後再想來,端午其實也不失為一個以「忠」和「孝」為主題的節日。

在北京端午節也叫作「討債節」和「謝師節」,因為北京講究「三節」,也就是正月節(春節)、五月節(端午節)、八月節(中秋節)。老北京的小買賣一般很少有賒賬的,因為本小利薄需要馬上回籠資金,但是大生意可以賒賬,不過清賬也有規定,就是每年這三節是算賬的日子,端午節在三節之內,所以也叫「討債節」。而「謝師節」也關係到老北京的民俗,舊京拜師學藝講究三年零一節就可以出師了,而這「一節」說的正是端午節,受師父三年多的教導,學會了吃飯的本事,理所應當學成之後設擺謝師宴,這就是「謝師節」的由來。

說到老北京端午的習俗可謂五花八門,裝飾上有五毒荷包,就是繡著蠍子、蜈蚣、蟾蜍、壁虎、長蟲(蛇)的荷包;手腕上系五彩繩;門口貼剪紙的葫蘆,這個一般舊京的婦女都會剪,用彩紙剪成葫蘆形,再在葫蘆上剪出五毒的圖案,寓意五毒都被收進了葫蘆裡,保佑一家平安,而葫蘆又有福祿的諧音,寓意吉祥。端午節正是毒蟲活躍的月份,這些裝飾也是寄托了百姓祈求平安的心態。

斗草也是端午特有的習俗,端午是採草藥的時節,斗草也分「文鬥」和「武鬥」,文鬥就是對花草的名字,在《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就有關於斗草的描寫;而武鬥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孩子叫——拔老根兒,用葉梗或是草扣在一起互相拽,看誰的先斷。清代的《群嬰斗草圖》描繪的就是這樣的景象。但是我們小的時候又有了新招,為了自己的老根兒百戰百勝,有用鹽水泡的,更有甚者放在鞋窠裡,效果固然不錯,但味道也難以恭維。

有句老北京話叫「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這就要提到舊京的一樣東西了——蛤蟆墨。端午節當天一大清早,人們就去郊外河邊逮癩蛤蟆,拿回家往蛤蟆肚子裡塞墨,那時候用的不是墨汁而是墨塊兒,然後把塞了墨的癩蛤蟆放在太陽下曬乾,現在看來手段有些殘忍,但早年間都說這樣的墨能治病,當然是真是假亦或藥效如何,我不敢妄言,此事並非我所親眼見到,也只是聽老輩兒人提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