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在梁莊 > 後記 >

後記

我常常想,生長於農村,家庭貧困而多難,我是有福的。它使我更深地體會到那掩蓋在厚厚灰塵之下的鄉村生活裡某種內在的真實與矛盾,而這一真實與矛盾是一般意義的訪客所無法獲知的。它就類似於密碼,只有出生在這個村莊,熟悉這個村莊的道路、坑塘、田地,年年月月走過村頭那塊青石板,並在上面崴了無數次腳的人才能夠體會到。

就一個以文學為生命的人來說,擁有大地、樹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運,生命因此更加寬廣、敏銳,也更加豐富、深遠。每當踏上故鄉的路,想起村頭那棵優雅的槐樹,想起家門口那棵春天裡總是開滿白色小花的老棗樹,還有那株開滿一束束紫色花朵的苦楝樹,想起村莊後面長長的河坡,微風吹來,那故鄉般馨香的味道就在身邊縈繞。少年時代我每天從這裡上學放學;下雨後那溝滿河平的大地,那深綠油亮的莊稼,那濕潤清新的空氣,這種回憶總是讓我感到幸福。而作為一位人文學者,擁有對中國鄉土的感性瞭解,那是天然的厚重積累,是一個人精神世界中最寶貴的一部分,它是我思考任何問題的基本起點,它決定了我的世界觀中有土地與闊大的成分。這是我的村莊賦予我的財富,我終生受用。

真正走進村莊,才意識到這還是一片貧瘠的土地。雖然生活全球化了,雖然電視、網絡,各種信息都以同步的速度抵達到了這裡,但是,在精神上,這裡依然貧困,鄉土與現代之間的關係依然很遠。一直有一種困惑,也許,現代並非都是好的,都是適應這一片土地的。難道鄉村就一定要按照全球化的模式來發展?這種「熟人式的」、「家園式的」鄉土文化模式,為什麼一定要被「陌生人的」、「個體式的」城市文化模式所代替?我們在說現代性時,是否過於絕對化了?是否考慮到這片土地的根性?也許這根性仍能夠使我們的民族根深葉茂?

古老的鄉村模式、村落文化、生存方式的確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鄉土中國在逐漸終結。但在我看來,這一結論是值得推敲並需要警惕的。當把一種正在生長、正在轉型的文化看做現實,並從此出發去尋找新的出路的時候,我們忽略掉的是什麼呢?是仍處於這一文化中的人們。他們的情感、思想,他們的生存方式並非全然跟隨這一轉型而變化,相反的是,他們可能仍然渴望回到那種傳統的模式中。因為在那裡,有他們情感的依托,有他們可依賴的習慣。這種渴望難道一定是落後,不需要加以考慮的東西嗎?它是否還具有合理性?忽略了它,我們會進入怎樣的誤區?

有沒有可能,農民不進入城市淪為貧民,在他們祖輩生活的地方,也能夠過上幸福、團圓、現代的生活?或者,他們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城市裡獲得生存的空間,夫妻可以團聚,子女可以入學,他們也可以享受社會保障、醫療保險、住房補貼等等這些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這一天,離我們還很遠嗎?

感謝「我」仍然生活在故鄉的家人們——我的父親、姐姐、姐夫、哥哥、嫂子、妹妹、妹夫們。這本書是獻給他們的。他們對文學,對我做的事情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對知識的尊重讓我感覺到,這個民族還沒有失去信心,沒有失去對文化和思考的嚮往,雖然這裡面有對我的愛的支撐,但也有他們對嚴肅意義的本能嚮往。

父親抱著病體,和我一起到各家去聊天,他敏銳地發現我進入談話的困難,就主動負責調節氣氛,設計了許多細節,引出頭緒。

大姐義不容辭地跟著我,她的開朗熱情及與鄉親們的自然融入使我也很快地融入到氣氛之中。我的大姐,從十七歲起,姐代母職,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辛與痛苦,把我們撫養長大,並為六個弟妹安家立業。有她在,我們的心靈才能夠安穩。

我的三姐,在母親生病的那些年,是她主動退學,整整十幾年在家伺候母親,為我們做飯洗衣。因此,她得了嚴重的類風濕和營養不良症,有幾年時間,她只能彎著腰走路。一段時間內,我們是以一種隨時生離死別的心情生活著。但生命是如此堅韌,現在的三姐仍然瘦小,仍然有病症折磨著她,但她樂觀面對,每天出去鍛煉身體,她仍然是這個家的主心骨。

我的小妹,她千方百計在單位請假,以便能幫我帶兒子,使我有充分的時間去閒逛、說話、聊天。我知道,在她的心裡,她是期望著能和我一起同行的,因為她對這個村莊的所有故事都很熟悉,我對村莊的許多瞭解首先都來自於她在電話裡繪聲繪色的描述。如果她從事文學,我這個姐姐肯定是自歎不如的。

我的哥哥,一想起他來,我們姐妹六個就有說不出的愛意,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是我們姊妹中的唯一男性嗎?我說不清楚,反正,黑臉龐、小眼睛、寬肩膀、文質彬彬的哥哥是我和小妹心中的美男子。

我的二姐仍然是一個文學青年,充滿浪漫的夢想,然而,卻只能終日和成堆的廢鐵打交道。回到村莊,回到小河,她興奮得像個孩子。到了哥哥家裡,卻因為打牌坐了一個下午,直到晚上都不離場。就是這麼好笑,這麼真實。在本書還剛開始寫的時候,我的二姐又查出得了重病,馬上要動手術,仍然是那一魔咒:癌症,我們全家人都在祈禱她能安然渡過難關。

雖然如此,我的大家庭依然健康開朗,對未來充滿希望。在與我的電話交談中,除了家常話之外,大家通常都是說這段時間如何度過,父親的身體如何,牌打得少了,大家如何在反思自己,姐夫們如何勤勞,或如何貪玩兒,等等。大家努力生活,好好上班,做生意掙錢,處理與丈夫的感情。隔一段時間,姊妹幾個就會湊一湊各家的錢,出去來一次短途旅遊,為著逐漸老去的父親,也為自己找到一些愉悅。我相信,這樣的家庭,在中國的鄉土大地上有很多很多。

還有我的兒子。下火車的時候,縣城剛剛下過雨,站台上有些泥濘,兒子哭著說「太髒」。看著接我的親人們,我有點羞愧,狠狠地批評了兒子一通。幾天過去,泥土卻成為了他的最愛。在盛夏的中午,出去一趟就會讓人頭暈目眩,他卻還在大太陽下曬著,說什麼也不願意到屋裡來。兩個月下來,他從白淨的小傢伙變成了黝黑的、壯實的小伙子。每天在巷道裡、在房前屋後和小夥伴們一起挖泥、掘地、逮螞蟻,然後,滿頭大汗、滿臉通紅地跑過來要水喝,來不及喝飽的樣子,就又跑開了。我喜歡他這樣子,健康,和大地、陽光、植物有直接的聯繫。我也很高興他有機會接觸大自然。冬天,我又帶著他回去,他在這裡已經如魚得水,和他的小表哥玩兒得不亦樂乎,破壞了所有能破壞的東西,而放煙火暫時成了他最著迷的「事業」。

感謝我的先生。他對鄉村的瞭解和對農村問題的深刻理解給了我很多啟發。2009年春節,利用休假,我們帶著兒子一塊兒又回到了故鄉,他用一個老記者的採訪經驗和對問題的敏銳度為我打開了更寬廣的思考方向。在關於書的結構、框架方面,他給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議。

在寫作過程中,我給許多朋友講我的思路,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給了我很好的建議,在此衷心地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