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 譯後記 >

譯後記

三十年前某一天,我偶然翻閱蘇聯《十月》文學雜誌,立刻被這部作品的標題和內容所吸引。那一年,正是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四十週年。轉眼間又過了三十年,那片土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位當年的蘇聯作家,已經是白俄羅斯作家了。

我曾匆匆翻譯過剛剛出爐的此書第一版,這次是根據莫斯科時代出版公司2013年版本譯出。從初版到新世紀修訂版,幾乎就是作者的重新創作,不僅增加了很多內容,更由於蘇聯從巨變到解體之後,作者把許多曾被報刊檢查部門禁止或被迫自我刪去的內容發表了出來,率直地寫出了戰爭期間和戰後相當一段時間都讓人噤若寒蟬的話題,比如戰爭的殘酷,戰爭中的女兵感情和男女關係,還有蘇聯軍人進入德國以後的一些個人行為,更有很多篇幅是作者本人懺悔錄式的思索和同有關部門的對話摘錄。

本書作者,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生於蘇聯斯坦尼斯拉夫(現為烏克蘭的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父親為白俄羅斯人,母親為烏克蘭人,父母二人都是鄉村教師,後來舉家遷往白俄羅斯。她畢業於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新聞系。

阿列克謝耶維奇創作了以《烏托邦的聲音》命名的編年史式紀實文學系列,包括本書在內的五部作品。她實際上是開創了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政治音律的長篇懺悔錄,小人物在其中親身講述自己的命運,從小歷史中構建出大歷史。

由於政治原因,她在2000年曾離開白俄羅斯,僑居過意大利、法國、德國和瑞典等地。2012年返回明斯克居住。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被翻譯成多達三十五種語言,僅本書的俄語版銷量就超過兩百萬冊。她的作品還成為全球數百部電影、戲劇和廣播節目的素材。她獲得過多項國際獎項,包括瑞典筆會為表揚她的勇氣與尊嚴而頒發的特別獎、德國萊比錫圖書獎、法國國家電台「世界見證人」獎和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等等。2013年,阿列克謝耶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圍最終決選名單。

關於本書俄語書名,y BOHbI HEEHCKOEO,不論從文學色彩還是實際概念,我都想把它翻譯為「戰爭中沒有女性」,這雖然是簡單的短句,但含義深邃而深遠。當年的中譯本書名《戰爭中沒有女性》曾引發過熱心人的討論,有人認為應該按照原題直譯為「戰爭中沒有女人面孔」,也有人認為應該按照內容譯為「戰爭中的女人」,還有中國作家據此創造出「戰爭讓女人走開」等富有情感詩意的作品題目。但是我本人還是認為「戰爭中沒有女性」是最合適的原意傳達。此書固然寫的是戰爭中的女性,但通過本書立意、主人公故事到現實氣氛,卻是告訴人們:當女性陷入戰爭烽火後,不但她們的穿著髮型、行為舉止,就連性格脾氣乃至於從外表到生理特徵都發生了變化,這正是戰爭對於女性最殘酷的影響。所以,這本描寫戰爭中的女人的作品,恰恰獨一無二地使用了「戰爭中沒有女性」這樣的強烈反差的題目,這應該是作者有意而為之。三十年過去了,這個獨特的句式已經家喻戶曉,而且揚名國際。女性在戰爭中的特殊作用特別是特殊感覺,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只要登上網絡點擊這個句式,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各戰場上的女兵形象便蜂擁而出。25

這是一本痛苦的書,也是一本真相的書。在閱讀原文並譯至中文的過程中,我屢屢被其中觸目驚心的內容和人性細節所震撼、所感動,甚至為之而難抑淚水。我們小時候讀過卓雅和舒拉的故事,這本書展示的是千千萬萬個卓雅,普普通通的卓雅,千姿百態的卓雅。正是普普通通的男女,默默無名的小人物,以巨大犧牲和慘痛付出,從納粹的鋼鐵履帶下拯救了蘇聯。後來,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感慨的,衛國戰爭時期千百萬人拚死保衛的那個祖國已經不存在了。我想,這也不僅僅是政治家們操作的結果,其中必有無數普通人沉默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在那場災難性的戰爭過去七十週年之際,我來到紅場,親眼看到本書中所寫過的那些情景:佩戴勳章的老兵(或者他們的後代),打出原來部隊的番號標牌,極力維繫在血與火中建立的感情紐帶。可惜,由於歲月之河的無情流淌與沖刷,聚集的人數是越來越少了,令人唏噓。

在根據新版本的新譯本出版之際,我必須對三十年前為我當時的譯作提供了巨大幫助的章海陵先生,我讀俄羅斯文學研究生時的同窗好友,再次致以無比謝忱!

呂寧思

2015年5月9日深夜於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