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互聯網+:從IT到DT > 第5節 大數據營銷:用機器強化人的智力 >

第5節 大數據營銷:用機器強化人的智力

傳統上,所有的營銷模型都會告訴企業,消費者會經歷一個漏斗的過程:你要吸引他的注意,進而引起他的興趣,讓他產生意向,他會搜索,搜索以後會產生購買,購買以後會產生分享——這是一個單向式的鏈路過程。

G-ALIBA消費者行為模型(來源:《Alimama大數據營銷白皮書》)

但是,如果我們把互聯網的消費者行為分成看、挑、查、買、享這五個過程,你會發現,其實任何兩點之間都會產生連接。比如有的人在買了以後會直接去分享;也有的人是先查再看之後再分享,但他不會購買;也有的人是先挑直接就買了。這樣,所有行為就變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在這個網狀結構裡,我們如何更好地解決營銷問題呢?

網狀結構背後,媒體也好、傳播渠道也罷,都被碎片化了。在互聯網上,僅僅依靠原有的媒介團隊去管理數以千計的媒體渠道,這樣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大數據有一個很基本的理念叫做算法代替經驗公式。從這裡出發,我們來說明大數據營銷之道。

全域營銷(來源:《Alimama大數據營銷白皮書》)

這個圖總結了企業平時做營銷的時候都會碰到的問題:企業要確定目標,然後要去定向消費者,要去做渠道的計劃,最後要進行效果衡量。大數據營銷能幫助我們做什麼呢?就是圖的右邊,大數據營銷平台將會用機器代替傳統公司中佔用大量人力和成本的事情,幫助企業減少這些人力環節所花費的成本,提高這些環節的周轉速度和效率。然後,企業只要努力做好左邊四步就可以了——公司最多的精力應該用在創意上,用在服務上,用在提供更好的體驗上,而不是花在找一個公司上,該公司可能會花半年的時間、用一些很傳統的方式來寫報告,在互聯網時代,半年過去這個市場可能就已經發生變化了。

再回到一個最核心的問題上,大數據營銷到底能夠在哪些領域幫助企業?

大數據營銷(來源:《Alimama大數據營銷白皮書》)

第一,大數據營銷在消費者洞察方面是有先天優勢的,因為有海量的數據和海量的關聯。消費者今天在線下消費,但當他走出這家店舖,商家不會知道他去了哪裡,或者他為什麼來這家店。但是在互聯網上,消費者走到任何地方,都會產生很多數字足跡,通過大數據關聯的方式,就可以把這些數字足跡連接在一起,以幫助企業做出更好的消費者洞察,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他們什麼時候開始搜索購物關鍵詞,他們的興趣愛好是什麼,他們喜歡日系還是北歐風格等。

第二,大數據能夠幫助企業管理營銷接觸點(Marketing Touchpoint),這裡的接觸點已經不僅僅是渠道了,這些接觸點廣泛地存在於各種移動端中,比如說打開支付寶APP,裡面有公眾號,有餘額寶,有信息提示,這些都可以被認為是接觸點。這麼多的接觸點要如何來管理呢?簡單來說,機器來幫助你管理。

美國有一個未來學者說,未來的變化不是機器代替人,而是機器會加強人的智力,解放人讓他去做人應該做的事情(創意、體驗等),因為高頻的、需要管理的、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去處理的事情,機器能夠幫人來解決。機器的核心就是大數據,這點在營銷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第三,當企業在消費者洞察(C)和營銷接觸點(M)上都做得很好,並且和消費者產生了連接之後,消費者會給企業反饋,這個反饋可以持續優化企業在C和M兩點上的策略,並且持續優化企業的消費者洞察,企業會對消費者瞭解得越來越深入,營銷越來越精準,然後企業的渠道也會管理得越來越好,營銷策略會做得越來越符合實際場景,這就會給企業帶來全新的營銷機會(O)。

營銷機會不僅僅是銷售機會,在過去很多時候,特別是電商,只講ROI,只講投入產出比,所謂的效果都是即時銷售效果,但是消費者行為裡面其實有大量的動作。消費者會去點擊,會去收藏,會在網頁上停留——所有這些東西在最後的ROI裡面都是不考量的,這中間其實有大量的機會,只是以前這些數據沒辦法跟其他數據產生關聯,但是大數據營銷可以做到,在這裡會發現大量的品效機會(O)。

舉個例子,阿里巴巴和優酷土豆的數據打通之後,作為消費者,你可能會發現:當你在優酷土豆的視頻裡看到一件很好看的衣服時,屏幕右下方可能會跳出來一隻可以點擊的手,點擊的話就可以把這件物品添加到購物車裡面。這時,作為企業就會很清晰地知道,你是看了這個視頻之後才產生的購買慾望,這就是新的營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