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創新者:一群技術狂人和鬼才程序員如何改變世界 > 圖形用戶界面 >

圖形用戶界面

新型IBM個人電腦剛剛上市,史蒂夫·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團隊就購買了一台。他們想摸摸競爭對手的情況。結果大家一致認為「糟透了」(喬布斯原話)。這種評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喬布斯骨子裡的傲慢,但也不無道理。看到這款平庸的電腦(採用的是c:>這種很不友好的提示符和箱型設計),有這種反應也很自然。但喬布斯沒有意識到,公司技術經理們渴望的並不是在辦公室裡尋找刺激,他們認為IBM這種中規中矩的品牌要比蘋果這類大膽創新的品牌更安全穩定。IBM個人電腦發佈當日,比爾·蓋茨正好在蘋果總部開會。他說:「他們似乎不以為然,他們用了一年時間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107

喬布斯內心的鬥志會被競爭對手喚醒,尤其是當他認為對手的產品糟糕透頂時。他把自己視為一名已經開悟的禪宗武士,要與醜惡勢力決鬥。他讓蘋果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了一則他參與撰寫的廣告。標題是:「真心地歡迎你,IBM。」

喬布斯輕視IBM的一大原因是,他已經看清了未來的方向,並已開始著手創造未來了。喬布斯到施樂PARC參觀時,施樂方面向他展示了艾倫·凱、道格·恩格爾巴特及其同事開創的許多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圖形用戶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簡稱GUI),該界面被比喻為桌面,包含視窗、圖標和一個可作為指針的鼠標。施樂PARC團隊的創造力與喬布斯的設計和營銷天賦結合起來,將使GUI成為電腦發展史上的下一步重大跨越,把布什、利克萊德和恩格爾巴特設想的人機交互系統變成現實。

喬布斯及其團隊對施樂PARC進行的兩次主要訪問時間都是在1979年12月。當時在設計一款用戶友好型電腦(最終成為麥金塔電腦)的蘋果工程師耶夫·拉斯金(Jef Raskin)已經發現施樂在做什麼了,他想勸說喬布斯去考察一下。喬布斯一開始沒有答應,因為他受不了拉斯金這個人——他形容拉斯金的技術術語是「一個糟糕透頂的笨蛋」——但他最終還是到施樂去取經了。喬布斯與施樂商定了一項協議,他同意施樂向蘋果投資100萬美元,但施樂要允許蘋果的人去學習技術。

當然,喬布斯並不是第一個去施樂PARC一探究竟的外人。施樂的研究人員已經為來訪者舉辦了數百次演示,並已投放了逾1 000台施樂阿爾托(由蘭普森、撒克和凱共同開發的昂貴電腦,運用了圖形用戶界面和PARC的其他創新成果)。但喬布斯是第一個有心在簡單、便宜的個人電腦上應用PARC界面的人。這個例子再次說明,最偉大的創新有時並非來自那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人,而是出自能有效應用創新的人之手。

喬布斯第一次參觀施樂PARC時,以阿黛爾·戈德堡(當時與艾倫·凱共事)為首的工程師們是持保留態度的。他們沒讓喬布斯看太多東西。但喬布斯發了一通脾氣——他不斷怒吼:「別廢話了!」——最後,在施樂高管的吩咐下,施樂方面給他看了更完整的演示。喬布斯繞著房間快步走動,而他手下的工程師們則在研究屏幕上的每一個像素。他叫道:「你們是坐在金礦上,我簡直不敢相信施樂竟然沒有利用這麼大的優勢。」

施樂主要展示了三大創新成果。第一是以太網,這是鮑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為建立局域網而開發的技術。與蓋茨及其他個人電腦先驅一樣,喬布斯對網絡技術也不太感興趣(其實他應該更關注一些)。他關注的是計算機賦權於個人的能力,而不是促進協作的能力。第二項創新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這也沒有抓住喬布斯的心,因為他不是搞編程的。

吸引他注意的是第三項創新,即圖形用戶界面,該界面以桌面為隱喻,就像社區運動場一樣直觀而友好。它用可愛的圖標來代表文檔、文件夾和其他各種東西,包括一個回收站,另外還有由鼠標控制的光標,可以輕鬆點擊這些圖標。喬布斯不僅對這個界面愛不釋手,而且還知道如何完善它,使其更簡潔、更精緻。

圖形用戶界面是通過位圖顯示來實現的,這是施樂PARC開創的另一大創新成果。到當時為止,包括蘋果II在內的多數電腦都只能在屏幕上生成數字或字母,通常是黑色背景配上難看的綠字。而位圖顯示技術可以讓計算機控制屏幕上的每個像素——這些像素可以關閉或打開,並呈現出任何顏色。這就使各種美觀的圖像、字體、設計和圖形成為可能。擁有卓越設計天分,熟悉字體並熱愛書法的喬布斯被位圖顯示的魅力折服了。喬布斯回憶說:「我感覺蒙在眼睛上的面紗被揭開了。我清楚地看到了計算機的未來。」

喬布斯駕車返回位於丘珀蒂諾的蘋果辦公室後(車速快到連蓋茨都要大跌眼鏡),對同事比爾·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說,必須在蘋果未來的產品線中採用(並改進)施樂的圖形界面,蘋果即將推出的Lisa和麥金塔電腦(Mac)都要用這種界面。他吼道:「就是它了!這件事我們非做不可!」有了圖形界面,電腦就可以走近普通人了。108

後來,當有人質疑喬布斯盜用施樂的創意時,他援引了一句畢加索的名言:「巧匠摩形,大師竊意。」(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他還說:「我們從來都不羞於竊取偉大的創意。」他還得意地取笑施樂糟蹋了這項創意。他這樣評價施樂的管理層:「他們都是複印機腦袋,根本搞不清計算機能做什麼。他們本可以穩奪計算機行業最偉大的勝利,但卻搞砸了。施樂本來是能統治整個計算機行業的。」109

但說句公道話,上述任何一種說法對喬布斯和蘋果都是有失公允的。被世人遺忘的艾奧瓦州發明家約翰·阿塔納索夫的遭遇告訴我們,構思只是第一步,真正關鍵的是執行。喬布斯及其團隊把施樂的創意拿過來,予以改進、實施和推廣。施樂曾經有機會這樣做,事實上也嘗試過,他們推出了一款名為施樂之星(Xerox Star)的電腦。但這款電腦笨重、粗糙而昂貴,結果銷售慘淡。而蘋果的團隊則對鼠標進行了簡化,只保留了一個按鍵,使其具有在屏幕上移動文檔和其他項目的功能;用戶只要拖動文檔,將其「丟進」文件夾就能改變文件擴展名;蘋果還創建了下拉菜單,並能讓文檔的圖標相互疊加和重疊。

蘋果於1983年1月推出Lisa電腦,一年之後又推出了更加成功的麥金塔電腦。喬布斯知道,作為一款非常友好且適合在家中使用的電腦,麥金塔的上市將推動個人電腦革命的進程。在戲劇性十足的產品發佈會上,喬布斯穿過黑暗的舞台,從布袋中取出一台新電腦。這時,《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的主題曲開始奏響,電腦屏幕上水平滾動出「麥金塔」(MACINTOSH)幾個大字,接著,下面出現「棒極了!」這幾個字,精美的字體就像用手一筆一畫寫成的一樣。觀眾席先是鴉雀無聲,然後是一陣喘息聲。多數人從沒見過,甚至從沒想像過如此驚人的場景。隨後,屏幕上像走馬燈一樣呈現出不同的字體、文檔、圖表、繪畫、國際象棋遊戲、電子錶格,還有一幅喬布斯的渲染圖,他頭邊有一個「思維泡泡」,裡面是一台麥金塔電腦。雷鳴般的掌聲一直持續了5分鐘之久。110

蘋果還播放了一則令人難忘的廣告《1984》來配合麥金塔的發佈,廣告中年輕的女主角趕超專權的警察,將一把錘子投向屏幕,一舉摧毀了「老大哥」。這是喬布斯對IBM的反抗。現在蘋果擁有了一項優勢:它完善並運用了圖形用戶界面,使人機交互系統又邁出一大步,而IBM及其操作系統供應商微軟則還在使用c:>這種生硬的指令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