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奇點臨近 > 第7章 我是奇點 >

第7章 我是奇點

所有愚蠢中最普遍的就是,狂熱地相信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

——H·L·門肯(美國作家和編輯)

生命哲學植根於歷史悠久的傳統,包含了很多關於個人的、組織的和社會生活的智慧。我們中的許多人也發現了那些傳統的缺點。在科學尚未成型的年代,這種傳統怎麼可能不引領我們走向某種謬誤?先進的現代科技已經成功地使人由個人轉化為人類整體,同時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已經使得國際形勢發生了改變。對此,古代的生命哲學並未做過多的闡釋。

——麥克斯·摩爾(英國哲學家,未來學家),《Principles of Extropy》

世界不需要另一個極權主義的信條。

——麥克斯·摩爾,\"Principles of Extropy\"

是的,我們有一個靈魂。但它由許多微小的機器人構成。

——朱裡奧·奇奧尼

如果培養基不影響人類的功能和意識,那麼它就與道德無關。從道德角度來看,人是在硅上還是在生物神經上運行,都沒有關係。(就像你是黑色還是白色皮膚一樣,都沒有關係。)

——尼克·波斯特拉姆,\"Ethics for Intelligent Machines:A Proposal,2001\"

哲學家們很久以前就意識到,與他們的祖先相比,他們的孩子出生在一個更加複雜的環境中。對加速轉變早期的認識,甚至是無意識的認識都可能會促進西方傳統的思想,例如:烏托邦論、世界末日論以及新千年論等。然而不同的是,現在每一個人都在某一層面上認識到了前進的腳步,而不是簡單的空想。

——約翰·斯瑪特(美國未來學家,加速變化理論奠基人)

奇點人就是那些瞭解奇點內涵且能將其運用在生活中的人。

我本人就曾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對這一問題進行反思。當然,這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任務。早在20世紀60年代,少年時代的我就開始對人類思維與計算技術之間聯繫的問題進行思考。到了20世紀70年代,我又致力於研究技術加速理論,並且在20世紀80年代末出版了第一本書表達我對這一問題的見解。所以,我有時間去思考現在的疊加轉變對社會和人類自身造成的影響。

喬治·吉爾德將我在科學和哲學上的理論稱為「為對傳統信仰失去信心的人提供的替代幻想」。1吉爾德的陳述也不難理解,因為關於奇點的猜想與關於傳統信仰轉化的猜想之間,至少存在著一些共性。

但我並不會將我的觀點作為尋找傳統信仰替代品的結果。我瞭解技術趨勢的探索出發點非常現實:只是想去嘗試實踐我的一些發明,並且為未來的技術公司創造最佳決策條件。這種技術建模漸漸地呈現它自己的生命,並且引導我構想出關於科技進化的理論。此時,這些決定性的改變對社會和文化習慣與我自己的生活的影響並不是一個很大的跳躍。所以,當奇點人不與信仰有關,而只與認識有關,我在書中對科技趨勢做出預測時,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關於傳統信仰試圖去陳述的觀點:死亡與不朽的本質、人類存在的意義、宇宙中的智慧。

作為一個奇點人,我總是會感到很孤獨或者不太合群,因為我遇到的很多人並不認同我的觀點。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樣偉大的思想。在無數的陳述和評論中,相反,人們通常會相信這種普遍的智慧:人生短暫,人類的智力、體力已經達到極限,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在本質上改變我們的壽命。我預料,當加速改變的暗示變得越來越明顯,這種狹隘的觀點將會改變。於是我編寫了這本書,希望更多的人能來認同我的觀點。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去認知奇點呢?正如對待太陽一樣,很難直視它,最好是從我們的眼角斜視它。正如麥克斯·摩爾所說的,我們需要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另一個教條而不是迷信,因此,奇點理論不是一套信仰或統一觀點的系統。奇點本質上是對科技趨勢的理解,同時也是引起一個人重新思考每一件事的領悟,從健康和財富的意義到死亡和生命的本質。

在我看來,作為一個奇點人應包括方方面面的知識,而以下列出的只是滄海一粟。這些想法不是一個新教條的建議,只表達我個人的人生觀。

●現在,我們有讓人類活足夠長的時間,直到永遠的方法。當更多生物科技和納米科技的根本生命擴展治療可用時,現有的知識可以大幅減緩衰老的速度,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保持健康2。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這一代人普遍不認可這一現實,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人類日漸加速的衰老過程,以及阻礙這一過程的機會。

●本著這種精神,我重新編寫了我的生物特徵,它與它本來應該成為的樣子有很大的不同。 3吃補品或藥物不是要等出現問題時最終訴諸的手段。我們的機體早已存在許多問題。在很久之前就進化出來的過時的基因序列管理著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需要戰勝我們的遺傳基因。我們現在具備了知識開始完成它,我也正在致力於這樣做。

●我的軀體是短暫的。組成它的各種粒子平均每月就完全翻新一次。只有我的身體和大腦的形式有連續性。

●我們應該通過優化我們的身體健康、擴展我們的思想範圍,努力地提高這些形式。最終,通過與技術的融合,我們將能極大擴展精神的能力。

●我們需要一個身軀。只要我們在體內植入了MNT結構,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自己的身軀。

●只有科技能夠戰勝人類社會一代一代為之奮鬥的挑戰。例如:新興科技可以供應和存儲可再生清潔能源,消除人體內部和自然環境中的毒素和病原體,提供戰勝貧困與飢餓的知識和財富。

●各種形式的知識都很珍貴:音樂、藝術、科學、技術以及嵌入在人體內部和大腦中的知識。任何形式知識的損失都是悲劇。

●信息不是知識。世界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而智慧的作用就是尋找並且作用於它們中主要的部分。比如說,每秒有幾百兆比特的信息流穿過我們的感官,其中大多數的信息被智能地過濾掉了。只有一些關鍵的認知和領悟(即各種形式的知識)得到了最終的保留。因此,智能選擇性地銷毀信息以創造知識。

●死亡是悲劇。將人比做一種深邃模式(一種形式的知識),在人死亡時就會消失,在這裡並沒有貶低的意思。至少這在現在的社會中已成事實,因為我們不瞭解這一方面的知識。當人們失去心愛之人時,他們會說自己已經不再完整。的確,他們這樣說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確實失去了有效使用大腦中的神經模式與去世的人交流的能力。

●在我的觀點中,人生以及我們生命的宗旨在於創造並欣賞不斷增長的知識,向著更加「有序」的方向移動。正如我在第2章中討論的:更加有序往往意味著更加複雜。不過有時候,深刻的觀察力會在提高有序性的同時降低複雜性。

●正如我的理解,宇宙的宗旨反映了與我們生命一樣的宗旨:向更高級的智能和知識發展。我們人類的智能和科技構成了這一擴展中的智慧的前沿(假設我們沒有意識到任何地球外的競爭對手)。

●已經到了臨界點:在21世紀,我們就能夠通過自我複製的非生物智能將我們的智能注入太陽系中。那時,它將會擴散到宇宙的其他部分。

●想法是智慧的表現和產物。想法可以用來解決人類所面對的大多數問題。當下我們不能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那些我們不能清楚表述的問題,通常是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對於那些我們已經遇到的問題,關鍵是要用適當的文字(有時候用方程)來表述它們。做到了那些,我們就能找到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想法。

●我們可以利用科技加速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一個著名的例子是,通過「橋樑-橋樑-橋樑」來獲得人類壽命的顯著增長。(把當前的知識作為通往生物科技的橋樑,生物科技又將是我們通往納米科技時代的橋樑4。)今天,儘管我們並沒有掌握用於根本壽命擴展的所有知識,但這為我們提供了通往無限生命的道路。換一種說法是,我們並不需要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可以對5年、10年甚至20年之後可能的科技能力進行預測,並把它們也納入我們的計劃。那就是我規劃的我的科技項目,在面對社會中的巨大問題以及我們的生命時,我們也可以採取同樣的做法。

當代哲學家麥克斯·摩爾將人類的目標描述為一種超越,從「人類價值觀所掌控的科學與技術中獲得5」。摩爾引用了尼采的論述:「人是一條紐帶,將動物和超人類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一條跨過深淵的紐帶。」我們可以將尼采的觀點解釋為:我們比其他動物高級,同時試圖變為更高級的物質。我們可以把尼采提及的「深淵」看做是科技潛在的危險。關於這一問題,我在第8章裡會有詳細的論述。

同時,摩爾也對期望奇點可能對今天的消極作用表示了擔憂。6因為出現戰勝衰老問題的巨大能力,就有可能出現一種漸漸遠離日常瑣事的趨勢。我贊成摩爾關於「消極奇點主義」的擔憂。前面觀點的一個原因是,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奔向奇點的道路上,與走向奇點的可能一樣,我們也很可能會走向岔路,造成令人擔憂的後果。甚至在應用新興技術中很小的延時都會使數百萬人繼續經受痛苦和死亡。例如,在實施生命挽救治療中,過度調整的延時會導致大量的死亡。(世界上每年都有數百萬的患者因心臟病而喪生。)

摩爾也擔心「為了『穩定』與『和平』,反對『傲慢』與『無知』,」思想文化反抗可能會使技術加速走入歧途。7在我看來,在整個科技進步中,嚴重的出軌不大可能發生。即使像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世界大戰導致一億人喪生)、美蘇冷戰這樣劃時代的事件,甚至數次的經濟、文化、社會大動盪,對科技進步的趨勢也只有非常非常小的影響。然而,那些淺薄的反科技思想現在在世界上逐漸發出聲音,它們確實有著潛在的消極影響。

人還能被稱為人嗎?有一些評論家將「後奇點時期」叫做「後人類時期」,並且把對這一時代的預測稱為後人類主義。然而,就我來說,作為人類就意味著作為努力擴展其範圍的文明的一部分。通過很快就會獲得的改變與提高生物的工具,我們會超越生物。如果我們認為經過科技改造過的人類已經不屬於人類的範疇,那麼界定人與非人的界限又是什麼呢?植入通過仿生學製造心臟的人還能被稱做是人嗎?植入一條人工神經的人還是人嗎?如果一個人的大腦中植入了10個納米機器人呢?5億個怎麼樣呢?是不是我們應該這樣界定:以在人腦中有6.5億個納米機器人為界限,少於這個數目,你還是人,超過了這個數目,你就屬於後人類了?

我們與技術的結合就像走在一個光滑的斜面上,只不過是沿著它向上滑行,從而走向更偉大的希望,而不是向下走入尼采的深淵。有些評論家認為這種結合創造出了新的「物種」。但物種這一範疇是生物學概念,我們正在做的已經超越了生物範疇。總之,奇點的潛在轉化並不僅僅是生物進化長鏈中的另一步,我們已經完全顛覆了生物進化。

比爾·蓋茨:我99%同意你的看法。我喜歡你的觀點是因為它們有科學依據。但是你的樂觀完全是一種宗教信仰。我也是個樂觀的人。

雷:是的。我們現有的法律和道德系統就是建立在尊重他人意識的基礎上的。假如我打傷了別人,就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可能還是違法的,因為我使其他有意識的人遭受痛苦。假如我破壞財產,如果損壞的是自己的財產,那就沒有關係;如果是別人的財產,那就是不道德或者違法的,因為我不是使財產遭受痛苦,而是使擁有財產的人遭受痛苦。

比爾:那世俗的原則呢?

雷:從科學與藝術中,我看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知識超越了信息,它是對意識主體有意義的信息,就像音樂、藝術、文學、科學、技術等。這些都是在我談到的趨勢中將會得到擴展的品質。

比爾:我們需要專注於某些簡單的消息。我們需要有魅力的領袖。

雷:有魅力的領袖也是舊模式中的一部分。那是我們希望捨棄的。

比爾:那麼,一台有魅力的計算機。

雷:有魅力的操作系統,如何?

比爾:哈哈,這個我們已經做到了。

雷:當我們將智能浸入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之後,它就會「覺醒」,擁有意識和偉大的智能。那與我可以想像的上帝很接近吧。

比爾:那已經是硅智能,而不是生物智能了。

雷:對啊,我們將會超越生物智能。我們首先將會與它結合,但是最終我們智慧中的非生物部分將會佔據主導地位。順便提一句,不可能是硅,可能是碳納米管。

比爾:這個我知道——我之所以把它稱為硅智能,是為了讓人們明白它的意思。不過我不認為它能擁有人類的意識。

雷:為什麼呢?如果我們模仿人類大腦和身體中發生的必要事件的運行機制,將這些過程放在其他培養基中,然後大大地擴展它,難道它不會有意識嗎?

比爾:哦,它會有意識。我只是覺得,那是一種不同類型的意識。

雷:可能這就是我們那1%的分歧吧。它為什麼不同呢?

比爾:因為計算機可以在瞬間實現合併:10台甚至百萬台計算機可以合併成一台更快更強的計算機。但是人類可做不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不能相互橋接。

雷:這正是生物智能的局限所在。不可橋接不同的生物智能不是一個優勢。「硅」智能可以在兩方面擁有它。計算機不必共用它們的智能與資源。如果它們希望,它們可以保持「獨立」。硅智能可以在同一時間既結合又保持獨立。作為人類,我們也嘗試與他人結合,我們缺失了完成這些的能力。

比爾: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是缺失的。

雷:是啊,不過它會被其他更有價值的東西所替代的。

比爾:沒錯,所以我們應當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