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 > 嫡di系xi >

嫡di系xi

【釋義】

宗法制度下指家族的正支。也指一線相傳的派系;親信派系。

【辨析】

人們常把「嫡系」的「嫡」字寫錯。「嫡」是形聲字,義從女,本義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的正妻」,所以「嫡」是女字旁;而音從「啇」(di),因此「嫡」字的右邊是「啇」而不是「商」,相似的其他字如「滴」「嘀」「鏑」等都是一樣。

【起源與演變】

嫡是指「正妻」,從血緣關係上來看,嫡出是正妻所生的子女,而庶出是妾室所生的子女。引申到其他領域,比如軍隊或政府當中,嫡系是指政治集團的各派系中由首腦人物直接控制的派系。

【例句】

友軍自私,各不相顧。雜系和嫡系待遇不同。雜系擋頭陣,嫡系督後隊。

郭沫若《洪波曲》

【字裡字外】

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妻妾之間的地位並不平等,這種差別就是嫡庶之分。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嫡庶的差別在唐宋以前比較重要,經元明清而逐代減弱,但嫡庶有別仍然是一種深入人心的觀念。

在古代,正妻的地位最高,娶妻的儀式也非常隆重,周代周天子娶妻前後歷時一年多,諸侯則超過半年。後世娶妻儀式雖然簡化,但仍包括聘書、禮書、迎書三樣文件,稱為「三書」,經過納采、問名、納吉(又稱過文定)、納徵、請期(又稱乞日)和親迎(或迎親)六個步驟,稱為「六禮」。除正妻以外的其他配偶就是庶妻,但通常稱作姬妾,按地位從高到低有媵(正妻的同族陪嫁女子)、妾的區別,另外亦會有一些沒有經過正式婚姻儀式的女性,多為婢女或妓女等,有時也被稱為妾,或稱侍妾。

「嫡長子繼承製」是我國古代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所生的長子。這一原則在皇位的繼承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前一句意思是說,王位的繼承人必須是自己的嫡親長子,不管他是否賢能,後一句是說,王位的繼承人都是自己嫡親的兒子,但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這個時候應該由母親身份最尊貴的兒子來繼承皇位,如果皇后(嫡妻)有兒子,理所當然是皇后的兒子,如果皇后沒有兒子,就立妃嬪中身份最高一人的兒子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