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 > 社會活動 >

社會活動

釋義

指生物之間相互競爭,能適應自然的就被選擇生存下來,不能適應的就要漸漸被淘汰的現象。

辨析

注意,不要把「物競天擇」的「競」寫成「究竟」的「竟」。

起源與演變

《說文解字》中對「競」的解釋是「逐也」。因此,「競」是競爭、角逐、比賽的意思。

《韓非子·五蠹》寫道:「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大意是說上古時人們在道德上相互競爭,後來又在智謀上決出勝負,現在則開始在軍事實力上競爭角逐了。

嚴復在《原強》一文中曾說:「物競者,物爭自存也;天擇者,存其宜種也。」用現在的話來說,「物競」就是指生物之間的生存競爭,而「天擇」指的是通過自然選擇讓適應自然的生物留存下來。

「物競天擇」是19世紀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重要觀點,原指自然界生物進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後也指人類社會中優勝劣汰的規律。

例句

我是說在這個問題上,千萬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把那弱肉強食的道理,也該透透徹徹地給孩子們灌輸下去。

歐陽山《苦鬥》

字裡字外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長頸鹿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實並不都是長脖子,也有一部分是短脖子。在食物充沛的季節,它們都可以存活下來;但當食物短缺時,長脖子的長頸鹿因為能吃到長在高處的樹葉,就頑強地活了下來,而短脖子的長頸鹿卻因為找不到充足的食物餓死了,這樣,長頸鹿就漸漸地都變成長脖子了。這就是「進化論」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進化論」學說在中國廣為流傳要歸功於近代學者嚴復的著名譯著《天演論》。這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用自然科學的事實,論證了生物界物競天擇的客觀規律,並試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喚起國人救亡圖存的決心。《天演論》的翻譯出版正值甲午海戰慘敗、民族危機嚴重、維新運動呼聲高漲的歷史時期,因此,它為變法派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也給頑固派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在當時社會影響巨大。

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他畢生致力於對西方資產階級學術名著的翻譯,主要譯作除了《天演論》之外,還有《原富》(原作者亞當·斯密,今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法意》(原作者孟德斯鳩,今譯《論法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