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 > 生物活動 >

生物活動

釋義

隱藏起自己的才能,收起自己的鋒芒,不使外露。

辨析

「韜」容易寫成「滔」或者「舀」(yǎo)。「韜」字在《說文解字》裡的解釋為「從韋,舀聲,劍衣也」。「韋」是熟皮子。古人用皮子做劍套和弓箭套。而「滔」從水,描摹水勢盛大的樣子,或用作比喻,用於「滔滔不絕」「滔天之罪」等。「舀」則上面一個爪,下面一個臼,是用手掏取東西,多用於「舀一瓢水」等。

起源與演變

《爾雅·釋器》中寫道:「韜,弓藏也」,「韜」的原意就是收藏弓箭的袋子。作為動詞,有掩藏的意思。「晦」在《說文解字》中說解為「月盡也」,本義為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引申出夜晚之義。「養晦」是隱居匿跡。《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後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之義。

例句

程濤聲這是韜光養晦之計,可以擺脫特務的監視,可以使老蔣放心,求得自己的安全自保。

王火《戰爭和人》

字裡字外

清代康熙皇帝繼位時只有八歲。鰲拜作為輔政大臣和顧命大臣,日漸驕橫,飛揚跋扈。他在朝中遍植黨羽,剪除異己,把持朝政,恣意妄為。

日漸長大的康熙,看到奸臣當道,禍亂朝政,一心想要除掉鰲拜。但此時的他根基尚淺,要想扳倒鰲拜,談何容易?於是,康熙收斂起自己的所有鋒芒,隱藏起自己對鰲拜的許多不滿,選擇忍辱負重,韜光養晦。

要想擒住鰲拜,必須有自己的親信。但是御林軍也在鰲拜的掌控之中。於是康熙以練習摔跤的名義組織了一支能為自己拚死效忠的少年親信衛隊,每日勤加練習。監控小皇帝的鰲拜還以為康熙只不過是一個貪玩少年,不覺對他放鬆了一些警惕。

等到摔跤少年們武藝進步到能擒拿鰲拜時,康熙單獨召見鰲拜,劈頭問道:「鰲拜,你可知罪?」

鰲拜蠻橫:「臣有何罪?」

「你廣結黨羽,擅殺大臣,欺君罔上!」康熙歷數鰲拜罪狀,摔跤少年們向鰲拜撲去,一舉將他拿下。至此,康熙剷除了清朝開國以來第一大隱患,接著勵精圖治,開啟了康熙盛世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