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 > 具體事物 >

具體事物

釋義

一種氣鳴樂器。古代主要為誘捕獵物所用,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

辨析

「陶冶」和「陶塤」一樣,都與陶器有關。「陶冶」是從陶器的燒製引申而來。被書本或音樂等陶冶情操的過程就好像陶土經過火的慢慢燒製最終發生蛻變,化成精美絕倫的陶器一樣。所以「陶塤」「陶冶」「熏陶」用的是「陶」,而非「淘氣」的「淘」或「掏東西」的「掏」。

起源與演變

《說文解字》解釋「塤」為「樂器也。以土為之,六孔」。塤的材質多樣,有骨、玉、陶土等,但因多用陶土燒製而成,所以叫陶塤。

至於「陶」,從阜,匋聲。左耳刀旁在古文中多從「阜」而來,指的是山地。「陶」的古文字,左邊為阜,右邊為一個人與一個缶(也就是瓦器),含義為一個人在山中用陶土製造器具。

例句

萬榮縣荊村曾出土過幾枚新石器時代的陶塤。

字裡字外

塤的產生,眾說紛紜。其中,有兩種說法最為常見。

一是伏羲制塤的說法。晉《拾遺記》中有「庖犧(即伏羲)……絲桑為瑟,灼土為塤,禮樂於是興矣」,說的是伏羲用蠶絲製成瑟,燒灼陶土做成塤,開啟了禮樂教化的先端。

二是石流星演變為塤的說法。有研究認為陶塤的產生與古人狩獵有關。古時,先民們常常用繩子繫上一個石球或泥球(叫作石流星),投擲出去擊打鳥獸。有的球為中空,風穿過孔洞,就能發出聲響。先民們覺得有趣,就拿來吹奏,於是慢慢演變成了吹奏樂器——塤。

塤的發展過程極其悠長,從單音孔發展為六音孔,便經歷了長達三千年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塤的音量得以提升,聲音的表現力也大大提高,形狀也漸漸定型為下平上尖的鵝卵狀。

古人愛塤,他們研琢塤的造型、塤的結構,賦予它神秘、典雅的氣質。在他們的雕琢之下,塤的音色幽深醇厚,如秋天般略帶哀婉,被稱作「立秋之音」。

塤就是以其深沉雅致的品性,被廣泛地應用於宮廷祭祀活動中,抒發先人對於天地、對於祖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