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 > 矯jiǎo枉wǎng過guo正zheng >

矯jiǎo枉wǎng過guo正zheng

【釋 義】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名家解讀】

「枉」為木字旁,指木頭,彎曲不直,比喻錯誤或偏差。使法律歪曲,叫「枉法」。「枉矢哨壺」出自《禮記·投壺》:「主人請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枉矢哨壺」意思是彎的箭,歪的壺,比喻送給別人的是些不精緻的器物,不值錢,是主人自謙之辭。「矯」是糾正。現代醫學有針對小孩畸形牙齒、脊柱等做的矯正手術。(張一清)

【辨 析】

「矯」是個多音字,除了在「矯情」當「強詞奪理、無理取鬧」的意思講時讀jiao外,其他情況都讀jiǎo。

你知道嗎?

「矯」字除了糾正的意思外,還有個意思是強壯、勇武。「矯若驚龍」的「矯」就是這個意思。「矯若驚龍」指的是像游動的龍一樣強勁有力,常用來形容書法筆勢強勁,婀娜多姿。比如《晉書·王羲之傳》中寫道:「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字裡字外】

漢高祖劉邦認為大秦帝國之所以敗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沒有分封諸侯,一旦受到攻擊,就會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於是,他在建立漢王朝後,決定恢復分封制,設立王侯爵位,對子女功臣大加封賞。但是後來,諸如韓信等異姓王紛紛起兵叛亂,劉邦便藉機消滅了異姓諸侯王,但仍舊保留了同姓諸侯王。劉邦去世後,這些諸侯王仗著皇親國戚的身份,為所欲為,驕橫跋扈,甚至還想謀奪皇位。

對此,班固在《漢書·諸侯王表》中有這樣的評論:「而藩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矯)枉過其正矣。」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西漢初高祖恢復分封制,)大的諸侯國往往橫跨數個州郡,擁有幾十座城池,宮室百官的制度幾乎和朝廷一樣,可以說是矯枉過正。

後來,漢景帝擔心諸侯勢力過大,採用晁錯的建議,藉故削藩,直接導致「七國之亂」。在平定七王叛亂後,漢景帝下令收回諸侯王任免官吏的權力,並由朝廷任命官員負責處理各諸侯王封地的行政事務。漢武帝即位後,又下令諸侯王可以分封自己的子弟為侯。此後,各諸侯王封地越分越小,勢力逐步削弱,最終成了有名無實的虛銜。

【例 句】

也許上夠了演講和宣傳的當,現代人矯枉過正,以為只有不說話的人開口准說真話。

錢鍾書《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