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華杉講透論語 > 第五章  公冶長第五 >

第五章  公冶長第五

孔子和孫子,求全都是核心價值觀

原文

《公冶長篇第五》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華杉詳解

這一章都是評價人物賢愚得失,可以說是孔子看人的價值觀。

先說公冶長,公冶長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說,「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縲(lei),紲(xie),都是指繩索,粗大的繩索,捆犯人的繩索。公冶長惹了官司,被抓在牢裡。孔子說,他雖然被坐牢,但不是他的錯,還是可以把女兒托付給他的。

「以其子妻之。」「子」,也指女兒。孔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公冶長。

公冶長坐牢,但孔子認為他是無辜獲罪,還是力挺公冶長。公冶長德才兼備,深為孔子賞識,後來終生治學,成為著名學者。

再說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南容,孔子的弟子,非常有才幹,又非常謹慎,孔子很欣賞他,說如果國家有道,南容一定能出人頭地,得到重用。國家無道呢,他也能明哲保身,進退自如,不會招禍被殺。所以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兒嫁給南容。

孔子把侄女嫁給南容的故事,在後面十一章還有:「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這是南容三復白圭的典故,南容讀《詩經》,讀到一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白玉有瑕,還能磨掉;言語有瑕,就沒辦法補救了。南容讀到這一句,一天之內,反覆念叨了三遍,孔子聽見了,認為他很謹慎、很可靠,就把侄女嫁給他。

儒家的價值觀呢,是不跟人鬥爭,有條件,就貢獻才能給社會;沒條件,就保全自己和家庭,等待和忍耐。這和孫子兵法思想高度一致,都是求全。有勝算,就打,沒勝算,堅決不打,保全有生力量,等待和忍耐。

對於孔子和孫子來說,求全,都是核心價值觀。

學習即模仿。師友是賢德之本,擇友是學習關鍵

原文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華杉詳解

子賤,孔子的學生,姓宓(mi),名不齊,字子賤。孔子評價子賤,「君子哉若人」,君子就是像子賤這樣的人啊!說子賤是君子。

接著說,「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前一個「斯」,是說斯人,子賤這個人;後一個「斯」,是說斯德,這樣的君子之德。子賤能成為君子,還是因為咱們魯國君子多啊!否則,他從哪裡去學來的呢?

這是儒家的學習學,反反覆覆歷代儒者都這樣講,如曾國藩言,學習最重要是兩件事,讀書與交友,讀聖賢書,交良師益友,交諍友,能相互鼓勵,相互批評,相互指出不足,這樣才能進步。

交友,實際上比讀書還重要,因為朋友是活生生的榜樣。我們每個人都有體會,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比什麼都來得大,朋友老是讀書,你讀書也多了;朋友跑步,你也跟著跑了。

學習即模仿。師友是賢德之本,擇友是學習關鍵。

孔子論子貢:治國安邦之大器,但夠不上君子

子貢是孔門弟子中最有才幹的,孔子誇他是國之大器,但卻還夠不上是君子,因為他沒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原文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華杉詳解

子貢看見老師誇子賤是君子,有些著急,趕忙問:「賜也何如?」賜,是子貢自己的名字,他姓端木,叫端木賜。「老師!您看我是怎樣的人呢?」

孔子回答說:「女,器也。」「女」,就是汝。你,就是一件器皿吧!

器皿和器皿差別可大了,盛飯的是器皿,掏糞的也是器皿,所以子貢趕緊追問:「老師認為我是什麼器皿啊?」

答曰:「瑚璉也。」瑚璉,是宗廟裡祭祀盛小米的禮器。是玉器,是國之大寶。孔子這是誇子貢是治國安邦之大器。

子貢的才幹,在孔門弟子中是非常出類拔萃的,他曾任魯、衛兩國之相,治國、外交都有突出成就。退休後又經商,成為巨富,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就是代表人物,被譽為儒商始祖。在推廣孔門學說方面,因為他崇高的社會地位和在上層社會的交遊,也是他貢獻最大。他影響太大,從政經商的本事也太大,以至於魯國一些貴族人士認為他比他老師還有賢德,但子貢始終對老師忠心拜服,孔子去世時他未能趕到,趕到後為老師守喪六年,是弟子中守喪時間最長者。

孔子評價子貢是瑚璉之器,非常恰當。

但是,孔子還說過一句話:「君子不器。」那再大的器,和君子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孔子沒有給子貢君子的評價,這麼說評價是跟子賤有區別了。

口才夠用就行

原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華杉詳解

接著評價雍。「雍」,姓冉,字仲弓,孔子弟子,孔門十哲之一,以德行著稱,孔子對他有極高評價,說他的德行足以南面為王。這個驚人的評價弟子中還沒人得到過。孔子臨終時還在弟子們面前誇他:「賢哉雍也,過人遠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大概老師平時誇冉雍太多了,有人就說,冉雍同學仁義沒得說,但是口才不行。「佞」(ning),巧言佞色的佞,但這裡並不是貶義,就是能言善辯之意。

孔子聽了不高興了:「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要口才幹什麼?

「御人以口給。」「御」,抵擋。「給」,辯論。拿嘴巴去對付人,屢屢招人厭憎,有什麼好?你說冉雍仁義,但是沒口才。他仁不仁義我不知道,但是要口才來做什麼呢?

能言善辯,只是壓制人一時,人家當時辯不過你,或屈服於你。但心中並不舒服,其後必有反彈。而且人一旦口才太好,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便容易逞口舌之利,或強詞奪理,或巧言惑人,或因言取禍,或惡語傷人,都不是吉祥之事。

戒之!戒之!別人誇你口才好,你不要認為是好事。

有本事的人不缺機會,缺的是認識

原文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華杉詳解

孔子對漆雕開說,你可以去做官了。漆雕開說:我對這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說」,同悅,很高興!

朱熹註解說,「信」,是指「真知其如此,而無毫髮之疑也」,就是對做官任事,非常清楚瞭解。漆雕開認為自己還沒達到,所以不能攬這個責任。孔子聽了,覺得他這個人非常誠懇實在,很喜歡他這種性格。

程頤註解說,漆雕開已經有得道的意思,所以夫子很高興。又說,漆雕開見道分明,所以說自己還不知道怎麼做官,不自信。

君子戒慎恐懼,戒慎不睹,恐懼不聞,隨時警醒自己,自己還有沒見過的、不知道的。對自己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以及還有沒有什麼不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的,都了了分明,心中有數。

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很重要,最可怕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無知無畏,無所忌憚。

張居正註解說,人之為學,要實得於心,知得十分透徹,深信不疑,然後出居其位,行其志,才能事事停當。漆雕開覺得自己對從政的道理還沒能做到真知如此,沒能做到無毫髮之疑,自己心裡還有對自己信不過的地方,所以不肯出去攬事。

可見漆雕開所見者大,所期者遠,對自己要求高,大志不欲以小成自安。所以孔子聞而喜悅,嘉許他篤志於學,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漆雕開的態度,也對應我們每天碰見的事,君子不怕錯過機會,反而不輕易接受機會,唯恐自己能力不足,給人家把事情搞壞了。小人一點機會也不願錯過,胸脯拍得打雷一樣響,拿別人的身家性命,下自己的賭注。

有本事的人也不怕錯過機會,因為知道機會從來都不缺,缺的是認識、是本事。

子路:性格即命運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華杉詳解

「桴」(fu),木筏。孔子感歎說,天下沒有明君,我的主張得不到實行,不如坐木筏漂到海外去發展。能跟我去的,恐怕只有子路吧!

子路一聽,非常高興,躍躍欲試。孔子譏諷他說:「子路比我還勇敢,就是裁度事理,總是不能恰當。」

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是個另類,忠勇好義,還武藝高強,是弟子,也是孔子的保鏢。子路為人剛直不阿,對老師也直言不諱,經常批評孔子。孔子和他感情很深,卻也遺憾他始終沒能成為一個儒生君子,不能行中庸之道,孔子說他無所取材,又曾預言他「不得其死」,他最後果然在衛國內亂中捨生取義,慷慨就死。

當時子路在衛國做大夫,權臣孔悝的母親與人合謀,要孔悝殺衛出公。衛出公聞訊逃到魯國。子路聽說後立即返城,子羔告訴他衛出公已經逃脫,且城門已閉,不可去送死。子路說:「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子路進城後被人打落冠纓,氣憤地說:「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繫好帽纓,從容就義。

前面孔子誇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子路則完全違背了老師的教訓,捲入政治鬥爭,而且他本來可以逃脫,卻自己主動去送死就義。他跟了老師一輩子,卻始終沒改掉自己的性格。

曾國藩說,讀書能轉人之性,甚至說讀書能改變骨相。性格即命運,改變骨相就是改變命運了。子路還是一味忠勇,讀書不夠,沒有真正學到老師的思想智慧。

沒有一點點私心雜念,沒有一刻停息,才叫作仁

原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華杉詳解

孟武伯,魯國大夫孟懿子的兒子,史書上說他驕奢淫逸,是個浪蕩公子,不過看來他很喜歡找孔子論道。前面問孝,這裡又問仁。

孟武伯問孔子,老師成天講仁,您自己的學生裡,誰算是仁人呢?子路算仁嗎?

孔子回答,不好說!孟武伯連著問了三位同學,孔子都不肯給他們仁的評價。因為仁道至大,不是誰輕易配得上的。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說,子路的才幹哪,千乘之國,讓他治理軍政是沒問題的,他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這些個稅賦後勤的組織,子路都沒問題。所以這子路的才幹是很大的。

冉求仁嗎?「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冉求啊,一千家人的縣邑,能出一百輛兵車的卿大夫之家,讓他當個家宰,治理家政,沒有問題。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公西赤仁嗎?「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西赤啊,可以搞外交,有貴賓來,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堂上,和外賓對答應酬,沒有問題。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張居正註解說,仁啊,是純乎天理,沒有一點點私心雜念,沒有一刻停息,才叫作仁。

所以誰敢說自己仁呢?只能警醒努力,事事趨近,不可說自己達到了。

自知之明與自屈之量

原文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華杉詳解

孔子問子貢:「你覺得自己和顏回,誰更強些?」「愈」,是勝過的意思。

子貢說:「我哪能跟顏回比,顏回聞一知十,我最多聞一知二。」

朱熹註解說:「一,數之始,十,數之終,二,一之對。」聞一知十,是聽說一點,就能推知全體,「明睿所照,即始而見終。」聞一知二,是由此及彼,推測而知,因此而及彼。

胡氏註解說:「聞一知十,是生知之亞,上知之資。」什麼是生知之亞呢,就是僅次於生而知之、不學而能,因為他畢竟還需要「聞一」。而生而知之的人,「聞一」都不用,遇到就會。這是什麼境界?可以用陸王心學,陸九淵的話來說:「我在無事時,只是一個無知無能的人。到有事時,我便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人。」

聞一知二,是學而知之之才,中人以上之資。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孔子聽了子貢的話,說:「你不如他,我讚許你,你確實不如他。」

這裡「與」,是許,讚許,我和你看法一致。不是「我和你都不如他」,而是「我很讚賞你,能看到並承認自己不如他」。

子貢在孔門弟子中,可以說才幹第一,做官能任事,經商能發財,治世能臣,儒商始祖。顏回呢,窮居陋巷,生活窘迫。當時魯國的貴族,認為子貢比孔子還有本事,哪會看得上顏回。但子貢卻能看到自己和顏回的思想學問差距。

孔子知道子貢才高,所以故意問他,看他有沒有自知之明。子貢不僅有自知之明,而且有自屈之量,誠懇地屈居顏回之下。所以孔子非常高興,非常讚賞他!

我們往往沒有自知之明,自己眼中的我,遠遠超過了別人眼中的我。我們更沒有自屈之量,見誰不服誰,不願意屈居人下。

不服別人,是罪。因為你只有服氣、仰慕,才能學習,才能見賢思齊,才能進步。誰都不服,就止步於此了。

有自屈之量,也是一種領導力,因為這樣你才能僱用比你強的人,不會武大郎開店,比我高的不要。

惰氣、暮氣,是進步需要克服的

原文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華杉詳解

宰予是孔子的學生,很有才幹,特別是能言善辯,還經常跟孔子頂撞爭論,惹老師生氣。這回呢,跟我們上大學時經常幹的一樣,晝寢,上課時間,沒在教室,躲在寢室睡大覺,被老師抓住了,孔子暴怒: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杇」(wū),是泥工抹牆的工具。孔子罵宰予,是朽爛的木頭,沒法雕刻,糞土污穢的牆壁,沒法粉刷。

「於予與何誅?」「誅」,批評、指責。對你宰予,我真的是找不到話來說你!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孔老師還不解恨,改天,又拿宰予來說事兒:以前我對人啊,他說啥,我就信啥。現在我對人啊,聽他說啥,我不著急相信,等等看,他是不是真像自己說的那樣做。是誰讓我有這個改變的呢?就是宰予!

宰予,真的是把老師惹毛了。

范氏註解說,君子治學,在於孜孜不倦,死而後已,唯恐自己功夫下得不夠。宰予大白天躲在寢室睡覺,自暴自棄,夫子痛斥他這樣。

胡氏註解說,宰予不能以志帥氣,學習的意志力不夠,就倦怠了。這是宴安之氣勝,而儆戒之氣惰也。歷代聖賢,無不以懈怠荒寧為懼,勤勵不息以自強,所以孔子深責宰予。

學習進步,事業發展,最大敵人就是惰氣、暮氣,所以要以志帥氣,這志,一是志向,二是意志力,有這兩個志,則聞雞起舞,孜孜不倦。沒這兩個志,就容易犯困、倦怠了。

原則本身就是我們的最大利益

原文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華杉詳解

朱熹註解說,「剛」,是堅強不屈的意思,最是人所難得。所以孔子說「吾未見剛者」——我沒見過真正剛強不屈的人。

同學們就說,申棖(cheng)應該算是吧!

申棖,是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大家認為他應該算是剛強的人,因為他非常好學,每次和人辯論,從不讓步,態度十分強硬。

孔子說:「棖也欲,焉得剛?」申棖啊,他也是個有慾望的俗人,他怎麼能剛呢?

程頤註解說,人有欲則不能剛,剛則不屈於欲。

謝氏註解說,剛與欲正相反。能勝物叫剛,所以能伸展於萬物之上。為物所掩叫欲,所以常屈於萬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無志者多,所以孔子感歎說他沒見過。

這就是成語「無慾則剛」的來歷。

儒家講的無慾,不是佛家、道家講的無慾,四大皆空,啥都不要,而是兩層意思:一是堅持原則,二是志向遠大。

堅持原則,是認理不認利,以義理為主,合乎義理的就做,不合乎義理的就不做,不為利益變通。原則本身就是我們的最大利益、全部利益。但人們通常認識不到這麼深,或為物慾所誘,就放棄了原則。

志向遠大,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志有定向,一切自足,不為外物所屈,就能拒絕誘惑,始終不偏離自己的目標,不打亂自己的節奏。這是一種積極、一種主動、一種自由,也是一種進步的效率。

為什麼孔子說子貢無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原文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華杉詳解

子貢評價自己,說我這個人哪,我不願意別人加之於我的事,我也不會加之於別人。這是孔子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聽了就說:「子貢啊!那可不是你能做到的!」

孔子認為子貢沒有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子貢不是那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者君子。

子貢是什麼人呢?子貢是才高八斗的人,本章前面說了,孔子評價子賤是君子,子貢趕緊問:「老師!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是瑚璉之器」,評價他是國之大寶、大器,但還不是君子。因為君子不器呀!

子貢的才幹,和後來戰國的蘇秦張儀差不多,都是巧舌如簧,縱橫捭闔。他的最高外交成就,是連環遊說五個國家,讓他們相互攻伐。當時是齊國要攻打魯國。子貢為了救魯國,去遊說齊國攻打吳國,把禍水引向吳。齊國被他忽悠了,但是說我的軍隊已經開到魯國了,怎麼能轉頭去打吳國呢?子貢說,沒關係,我來辦。他又跑到吳國,遊說吳王夫差去救魯國。夫差說確實該救,但我怕越國乘我空虛來攻。子貢又出使越國,遊說勾踐假意加入吳國的盟約。轉頭子貢又出使晉國,遊說晉國擋住吳國北上的勢力。

故事很長很複雜,總之最後的結果是吳國打敗了齊國,救了魯國。晉國又打敗了吳國。吳國敗後,越國乘機滅了吳國。所謂勾踐臥薪嘗膽,滅了夫差,背後有子貢的故事在。而魯國平安無事,得以保全。《史記》記載說:「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不欲自己的祖國被攻,就把禍水引向吳國。他當然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了。

四書的學習順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原文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華杉詳解

朱熹註解說:「文章,德之見乎外者,威儀文辭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體,其實一理也。」

「文章」,是文辭和彰顯出來的東西,子貢感歎說,老師的道德文章,大家都能聽到。老師講性和天道,大家就難得聽到了。

這大概是子貢治學日深,孔子也跟他談論得越深,他聽到老師的至論而發出的歎美之詞。

孔子講的東西,都是日用常行,雖然也講知天知命,但多是存而不論,很少深入去講抽像的哲學,所以大家難得聽到。性和天命,四書中在哪裡講呢,《中庸》講,開篇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專門講這個。

四書的學習順序,《大學》是第一本,是最淺顯的,是入門書。曾國藩說,如果你要說自己是讀書人,那你一定讀過《大學》,因為那是第一本書,如果沒讀過《大學》,就不要說自己是讀書人。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叫八條目,講「止定靜安慮得」,這是講學習學、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給一生的學習打下基礎。

《大學》學完了,讀《論語》,這都是小孩子就會讀的,淺顯的日用常行的道理,基本的價值觀。

《論語》之後是《孟子》,《孟子》更深了,也開始探討心性之學。陸王心學,上溯根源就在《孟子》。

最後是《中庸》,《中庸》很艱深,基本都是哲學至理,文字首先就很難讀懂,然後如果閱歷不夠,思想深度、高度不夠,讀懂文字也理解不了啥意思。

子貢感歎「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在《中庸》裡就講得非常系統了。

學習一是要信服,不服老師你就別學;二是不要急於學「新東西」

原文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華杉詳解

子路聽到什麼道理,就要馬上去實踐。如果還沒來得及實踐,唯恐又聽到一條。

這一句,非常生動,非常深刻,但在《論語》中好像不太起眼,各家註解筆墨都不多,或者是落在子路的性格上,說他勇,勇於實踐。大概也比較急,急於實踐。

我們好像看見子路在那兒捂著耳朵:「您別說!您別說!我上一條還沒來得及做到呢!」

這就是學習的本質,就是知行合一。如果你沒有做到,學他來幹嗎呢!我們讀書學習,要字字句句切己體察,放自己身上琢磨,放具體事上研習,這才叫學而習之,才能真正把道理琢磨透,把本事學到手,用到具體事情上,進步在自己身上。

學習之病,太多了!我們個個都自稱愛學習,卻都沒有學過怎麼學習。相反,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首先摧毀我們的學習精神和學習能力,然後再學習,那還能學到啥?

這種思維方式深深地影響了三代人,融入每個人的血液,渾身都是批判老師的戰鬥力,跟老師鬥爭,把老師問倒,自己學到什麼,反而不是關注重點。所以我們經常看講座,老師講完後,提問環節就是舌戰群氓,下面搶話筒的,沒有一個是深究義理學問的,都是來挑戰老師的。這都是從小就被教壞了。

批判是學習的死敵,沒有批判性學習這回事。你聽到一句話、一個道理,放自己身上想想看,有沒有教益。關注自己,批判別人,不能帶來自己的進步。

學習必須首先得信、得服,得真心信服老師,再去讀老師的書,聽老師的課。不服,不如不要去,你服誰,你就去學誰。

誰都不服?那你已經天下第一了,你就不用學了。

最可怕就是又要去學人家,對人家又不服,那是浪費時間。

第二,學習不要急於學「新東西」。有人一聽人家講,就撇嘴說:「哎呀!我看他講的也是老生常談,沒有什麼新東西!」說這話,就是沒有學習學。要聽新東西幹嗎?以前的都會了、做到了?你看人家子路,他是怕聽到新東西,因為前面的還沒做到,又灌進去一些新的,更干擾磨練上一條。

這就是知行合一。

聰明的人常常不夠勤奮,地位高的人往往恥於下問

原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華杉詳解

孔文子死了,謚號為「文」。子貢覺得他不配,問老師,孔文子憑什麼謚號為「文」呢?

「文」作為謚號,根據謚法:

經緯天地曰文;

道德博聞曰文;

學勤好問曰文;

慈惠愛民曰文;

愍民惠禮曰文;

賜民爵位曰文。

全是好詞兒,屬於美謚,蓋棺論定。孔文子,名圉(yǔ),是衛國的大夫,我們今天稱他為孔文子,就是因為他死後衛國國君贈他謚號為「文」。子貢覺得給孔圉這個鑒定太高了,因為他覺得孔圉人品不行,配不上這謚號。

孔圉是能臣干臣,也是強悍之臣。衛國太叔疾逃到宋國,娶了宋國公子子朝的女兒。後來子朝家又出了問題,子朝的女兒跑了。孔圉讓太叔疾休妻,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沒想到太叔疾又去勾引前妻的妹妹,另外修了一個宮殿來安置她,變成了有兩個妻子的現實。孔圉大怒,要發兵攻打太叔疾,被孔子勸住了。孔圉把女兒強行要回來,又把她嫁給太叔疾的弟弟遺。

子貢覺得孔圉這麼彪悍之人,謚號為文,被尊稱為孔文子,不恰當,就問老師。

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認為謚號為文是恰當的。因為孔圉很聰明,聰明的人常常不夠勤奮。孔圉是既聰明,又勤奮,敏而好學。孔文子是衛國大夫,權勢很大,地位很高。地位高的人往往傲慢,看不起別人,孔圉則能不恥下問。所以不管他是什麼人,就其「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個突出優點,正對得上謚法中「學勤好問曰文」這一條。

孔子一直是很欣賞孔圉的,他能勸住孔圉的怒氣,大概兩人交情也不錯。孔子曾經講到衛靈公的無道,季康子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他沒有敗亡呢?」孔子說:「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祝鮀管理宗廟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像這樣,怎麼會敗亡呢?」可見孔圉也是安邦定國之臣了。所以不管孔圉有什麼過分的事,孔子始終還是記著他的優點。

子產的四條君子之道,也是領導力之道

原文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華杉詳解

子產,複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鄭穆公之孫,貴族子國之子,鄭國相國。他仁厚慈愛、輕財重德、愛民重民,執政期間在政治上頗多建樹。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孔子評價子產,子產有四條是符合君子之道的:

一是「行己也恭」。恭謹持己,有善不矜,推賢讓能,自居謙退。

二是「事上也敬」。恭敬地事奉君上,內修國政,外睦諸侯,小心謹慎,始終恭敬、謹慎、不懈怠。

三是「養民也惠」。教養人民有恩惠。子產養民,於民有利之事必為之興,於民有害之事必為之除,件件都為人民留心,而有厚下之深恩。

四是「使民也義」。役使民眾,有規矩,有法度,合乎時宜。

儒家思想,用現在的觀念去看,很多地方都是講領導力,這四條也是領導力。

第一條,自己的修養,要溫良恭儉讓,不要自以為了不起,處處壓人一頭,越是有功勞、有能力、有權勢,越是謙遜。

第二條,對上要恭敬。你也有你的下屬,你要他們對你恭敬,你就要對你的上級恭敬。你沒有上級了,對客戶、對老師要恭敬、謹慎、不懈怠,這樣大家都學會恭敬、謹慎、不懈怠。

第三條,對下要關心,要時時替人著想。有一件對大家好的事情,趕緊去做。有一件對大家有害的事,趕緊去除。

第四條,用人要愛惜,有情有義有節制,不要把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通宵加班,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人的幸福是第一位的,把大家的身體都搞垮了,人都逼自殺了,過勞死了,來換得企業經營的領先,那是不義。

子產執政二十三年。他執政期間,鄭國的形勢,用他的話說,是「國小而逼,族大寵多」。國際形勢,鄭國比較弱小,夾在齊、晉、秦、楚等大國之間。各國爭霸,使鄭國兵連禍結,災難深重。這是國小而逼。國內形勢,豪門大族,爭權奪利,相互傾軋,雞犬不寧,這是族大寵多。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子產以此四條君子之道,和經天緯地、安邦定國的才能,讓鄭國大治,並在國際上成為一個受尊敬的國家,他自己也成為千古聖賢。

和朋友相處之道:不管多熟,始終對對方保持尊敬

原文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華杉詳解

晏平仲,姓晏名嬰,字仲,謚號平,一般也稱他為晏子。齊國的賢大夫,享有極高的聲譽。

孔子評價晏子說,晏子很善於與人交往,不管和人認識多久、多麼熟悉,始終對對方保持尊敬。

這句話正針對我們常犯的毛病,我們和人相交,起初都能相敬,「混熟了」之後,就變得狎暱、怠忽。一狎暱、怠忽,就必然生嫌隙。一生嫌隙,朋友就沒了。有時候還闖禍。

什麼時候闖禍呢,就是對比我們地位高的朋友。有時候為了炫耀,故意當眾和他狎暱,顯示你和他的親近,他沒有不高興,旁邊對他畢恭畢敬的人已經很不舒服了。人人都叫他某總,叫他主席,你偏要很出位地叫他小名,顯得你牛。他不計較,別的人也非扳倒你不可。

三國時期,許攸在官渡之戰,從袁紹營中叛逃,投奔曹操,獻上奇計,立下關鍵功勞。但他因為從小跟曹操就是哥們,自以為關係不同,經常當眾呼曹操小名「阿瞞」。曹操表面跟著嬉笑,心中一萬個不爽,曹操手下將士更是憤慨,許攸最終被殺。

反過來,我們也有體會,如果一個朋友,不管和我相處多長時間,相互多麼熟悉,始終對我保持尊敬,我也會很感動,很敬重他。

《論語》裡的每一句話,都值得反覆玩味,切己體察。

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都是政治活動,不是迷信活動

原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華杉詳解

孔子評價臧文仲。臧文仲,魯國大夫,姓臧名辰,謚號文仲。臧文仲大概比孔子早一百年,是和齊桓公、管仲同一時代的人,歷事魯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四君。在強大的齊國壓力下,臧文仲運籌周旋,安邦定國,內政外交都有巨大成就,世人對他有極高的評價。但是孔子一直對他評價不高。

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臧文仲居蔡」,「蔡」,是一種用來占卜的大烏龜,因為出產在蔡地,所以叫蔡。「居蔡」,就是蓋個屋子給這烏龜住。「山節藻梲」,「節」,是屋子的柱頭斗拱,「山節」,把那柱頭斗拱都雕刻成山的形狀。「梲」(zhuō),是樑上的短柱,「藻」,是水草,在樑上的短柱上雕刻水草。

孔子說:人們都說臧文仲有智慧,臧文仲給烏龜專門蓋個房子,還雕樑畫棟的,把一隻烏龜當神供著,他這還能叫有智慧嗎?

前面說過孔子對祭祀供奉的觀念,你要祭祀什麼,供奉什麼,一定是你對他有敬意,是發自內心的敬意,是供養,是奉獻。而不是祈求他的保佑,希望他給你帶來利益。鬼神不能給你帶來什麼平安保佑,或求子求財之類。盡人事,聽天命,靠自己。

很多人以為古人迷信。其實完全不是,儒家就完全不迷信,官方也從來不迷信,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都是政治活動,不是迷信活動。不合禮制的祭祀,稱為淫祀。《禮記・曲禮》謂:「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沒有什麼福報,你不要祭。

關於龜甲的占卜活動,官方也從來不相信,所謂迷信,都是「以惑下愚」的宣傳活動。就好像陳勝吳廣要造反,拿布條寫個「陳勝王」三個字,再把它塞到別人網起來的魚肚子裡,等著人剖開發現「天意」。早在周武王伐紂的時候,開戰前占卜是大凶。姜子牙說:「枯草朽骨,知道什麼?!」把占卜用的草棍和龜甲都燒了扔了,揮師前進。所以姜子牙也不信這一套。

但臧文仲就喜歡搞這個。他還留下一個故事,「祀爰(yuan)居」,「爰居」是海上的一種大鳥,據說大如馬駒,很罕見。有一日,魯城東門外棲息了一隻爰居,三日不飛,臧文仲覺得怪異,就鼓動國人去祭鳥。

臧文仲總是這樣神神叨叨的,所以孔子說他不智。

努力工作,等待被開除

原文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華杉詳解

子張問孔子:楚國執政,令尹子文,三次被進用為令尹,別人都羨慕他的尊榮,他卻並沒有沾沾自喜。同樣,三次被罷官,別人都替他惋惜,他卻毫無慍怒之色。而且每次都認認真真搞好工作交接,把舊日自己所安排的政事,一一仔細地告訴接任的新令尹。您怎麼評價他這個人呢?

孔子說,這個人哪,可以算是一個忠臣!一般人,都為自己陞官發財,患得患失,嫉賢妒能。子文呢,真是實心為國,不貪念自己的名爵,只要有利於國家的政事。國君用我,我就認真干,國君不用我,我就認真交接,幫助繼任者順利接手,總之不能因為我,把工作耽誤了。

子張問,那這子文,他夠得上您說的仁的標準嗎?

孔子說:「未知,焉得仁。」

孔子說,那可不曉得,不能這樣就算仁吧!

「仁」是全德,是最高道德標準,孔子不肯輕易把這個鑒定給人的。就像前面孟武伯問仁,問孔子自己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華,孔子一律給了「不知其仁也」的鑒定。

這子文的態度,其實在我們今天各個公司裡面很普遍,老闆要求高,變化快,還有各種公司政治。有的人,或為自己的待遇位置患得患失,或為怕擔責任不敢任事。而另一些人呢,你用我,我就給你幹,不留一點餘力;你不用我,你一揮手,我就走,認真交接,不給你添一點麻煩。內心強大,實心辦事,勇於擔責。

他們的口號是:「努力工作,等待被開除!」

這是有人親口跟我說過的話,不同公司的、相互並不認識的兩個人,都是棟樑之才、柱石之臣,面對老闆要求高、變化快,分別說了同樣的話,所以我印象深刻。今天讀到子文,便想起這句話來。

最好的員工,是始終站在老闆的立場。當然,最好的老闆,是首先站在員工的立場。這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君待臣以義,臣待君以忠。」

什麼叫仁,詞語本身並不精確,有很大的表達彈性和理解公差

孔子也沒有指定一句話放在字典裡「仁」那個條目去定義仁。他也是用案例教學法,結合具體人具體事來無限接近那個概念。

原文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華杉詳解

崔杼(zhu),齊國大夫,飛揚跋扈,殺了齊莊公,立齊景公。崔杼弒君,在歷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是關於中國史官的。崔杼要齊國的史官記錄此事,史官記下「崔杼弒莊公」。「弒」,是下犯上、臣殺君的專用詞,意思是崔杼有罪了。崔杼大怒,把史官殺了。史官的弟弟繼任,還是寫「崔杼弒莊公」,崔杼又把他殺了。史官家族還剩一個小弟弟,他來繼任,照樣寫「弒」,崔杼沒辦法,妥協了。

崔杼弒莊公這事,不得人心,晏嬰就撫屍痛哭,以盡臣子之禮,也表示抗議。晏嬰名望很高,崔杼也不敢動他。

不管大家怎麼表示不滿,生活還得繼續。但陳文子的表現不一樣,「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一乘是四匹,四匹馬拉車,有馬十乘,就是十輛車,四十匹馬。陳文子非常富有,用現在話說,車庫裡都有十輛車。但是他棄而違之,「違」,就是去、走,他拋家捨業,遠走他鄉了,不與崔杼這樣的人同朝為官。

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

到了另一個國家,一看那執政大夫,「猶吾大夫崔子也」,也是跟我們崔杼一路貨色!雖然還沒弒君,但那飛揚跋扈、以下犯上的架勢也差不多。「違之,去之」,也不能待,接著走。

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

再到下一個國家,一看那執政大夫,還是崔杼一路貨色!再接著走。

子張就問孔子,陳文子這樣的人,怎麼評價呢?

「子曰:『清矣。』」孔子說,算得上清白吧,不同流合污。

「子曰:『仁矣乎?』」子張問,那他算得上仁嗎?

「子曰:『未知,焉得仁。』」孔子說,不曉得,這還夠不上仁。

什麼叫仁,詞語本身並不精確,有很大的表達彈性和理解誤差範圍。詞語的意思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自己的「理解偏好」,所以才有禪宗和儒家的心學,不立文字的傳統。今天或許有無數的哲學論文去論述孔子的仁是什麼。但每一篇你都不能說他對,或者說他錯。孔子也沒有指定一句話,放在字典裡「仁」那個條目去定義仁。他也是用案例教學法,結合具體人具體事來無限接近那個概念,沒有標準答案,都是你自己體會。

「三思而後行」,原意是不要想太多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華杉詳解

季文子凡事都三思而後行。孔子聽說後評論說,想兩次就夠了。想太多,反為所惑。季文子是魯國大夫,在魯國執國政33年,輔佐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三代君主,清廉持家,忠心為國,是魯國名臣。他的性格特點是非常小心謹慎,凡事有備無患。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是他將要出使晉國,在準備好聘禮之後,又讓屬下「使求遭喪之禮以行」,隨從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解釋說:「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

他出使齊國,還要準備好萬一出使期間對方有人去世,喪禮用的服裝禮儀,可見他的有備無患思想,到了多麼過分的地步。如果再深入,婚禮、嬰兒百天宴的紅包都得準備好!季文子說「過求無害」,孔子則認為過求有害。

我們都熟悉三思而後行的成語,認為是教導我們凡事要三思而後行。其實原文是說你不要想太多,想兩次就夠了。想太多,反而把明白的事想糊塗了。

「愚不可及」,原意是大智若愚,誰也比不上

原文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華杉詳解

寧武子,是衛國大夫。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啊,國家政治清明,他就出來做官,發揮他的智慧,建功立業。國家政治黑暗,他就假裝愚笨,什麼也不幹。他的智慧,別人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政治總是時好時壞,趕上昏君,就暗無天日,下一任國君有點良知,國家就好一點。孔子的價值觀,是明哲保身,保全自己,以待天時,不建議你去跟黑暗勢力死磕。

不過到了王陽明的時代,那昏君是昏到了奇葩的地步,王陽明並沒有「愚不可及」,而是以他「致良知」的能量,我心光明,只憑著大是大非去做,建下奇功,保全百姓。王陽明,就是其智不可及了。

王陽明文治武功獨步天下,但他並未能入閣拜相,因為最高統治階層並不接納他,他形成了致良知、人人皆可為聖賢的學說。而良知,是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這正是統治者的敵人。王陽明能以功勳名臣蓋棺定論,也是他死得早,只活了57歲,若是活到70歲,繼續做官,越做越大,和國君非衝突不可,他的思想也可能還會有驚人的突破。

心學兩位大師都未得高壽,陸九淵也只活了54歲。對於一個哲學家來說,長壽是最大價值,因為思想是越老彌堅,越老越成熟,弟子越多,傳播越廣,影響越大。陸、王兩位心學宗師都早逝,可惜了。

沒有機會在當世施展才華,就為後世投身教育

原文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華杉詳解

《史記》記載:「魯使使召冉求,冉求將行,孔子曰:『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有『歸與』之歎。」孔子周遊四方,主張得不到施展,在陳國停留了很久,這時,魯國國君派使臣來召冉求回國。冉求將要啟程的時候,孔子說:「冉求要得到大用了。歸與!歸與!我也回家鄉去吧!」「吾黨之小子狂簡」,「狂」,志向很大;「簡」,略於事,經驗不足,粗率簡單。

我的弟子們志大才疏,但斐然成章,文采可觀。「不知所以裁之」,就像一段布匹,已經織好了,就看怎麼裁剪啊!這是孔子感受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沒有機會施展,決心投身教育事業,為自己道學之傳,為後世計,繼往聖而開來學,教萬世而無窮。

伯夷叔齊的態度,就是真正的對事不對人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華杉詳解

伯夷、叔齊兄弟倆,是中國文化、儒家思想的重要「原型人物」,是清高的原型。他們是孤竹國(在今天秦皇島一帶)國君的兒子,兄弟三人,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父親喜歡小兒子,立叔齊為君。叔齊不接受,說應該是長子繼位,我怎麼能接受呢?逃了。伯夷說,我怎麼能違背父親的意志呢?也逃了。國人沒辦法,立了老二為君。

伯夷叔齊兄弟倆逃到一處,聽說周文王很仁義,就一起去投奔周。到了周,正碰上文王逝世,武王興師伐紂。兩人上前叩馬而諫,說以臣弒君,以暴易暴,大不義云云。武王的衛士要殺他們。姜子牙說,這是義士,把他倆拉開了。周朝建立,二人不食周粟,在首陽山采薇而食,最終一起餓死了。相互讓國,不食周粟,這就是伯夷叔齊兄弟倆的故事。伯夷叔齊這麼清高,他們是不是憤世嫉俗,心中充滿怨憤呢?孔子曾經說過:「怨乎?求仁得仁,又何怨?」他們追求仁,實踐了仁,得到了仁,有什麼怨呢?

這裡,又討論伯夷叔齊怨不怨的問題:「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通常清介之人,疾惡太甚,心胸狹隘,不能容人。但伯夷叔齊並不是那樣的人,孟子說,伯夷叔齊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跟惡人講話,和別人站在一起,如果對方帽子不正,他還拿眼睛瞪著,好像要用眼光給人正衣冠一樣。其清介如此,一點點「惡」都容不下。但是,他們不容的是那人身上的惡,而不是不容那人。他們所惡之人,如果對方的惡改正了,他們就完全接納他,一點也不念舊惡。

我們常說對事不對人,伯夷叔齊就是完完全全的對事不對人。他們好惡公平,度量寬廣,所以人人都尊敬而悅服。就像姜子牙,伯夷叔齊那麼不依不饒地攔著周武王,他也明白這是義人,不計較。那些被他們批評的人,之後再看他們完全不念舊惡的態度,也對他們沒有怨恨之心。「怨是用希。」「希」,大音希聲的希,很少的意思。伯夷叔齊不念舊惡,別人也很少怨恨他們。

程頤評論說:「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只有聖人才能理解聖人,伯夷叔齊之心,只有孔子才能體會到。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是就是,非就非,那才叫直

原文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華杉詳解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呢?人家找他要醋,他沒有,拿鄰居的來給別人。」「醯」(xī),就是醋。

微生高,著名的直腸子。他的著名故事,是和一個女子在橋下約會。女子沒來,大雨來了,河水暴漲,他卻信守承諾不離開,抱著橋柱被淹死了。大家都說他這個人太直。孔子則認為他是沽名釣譽,曲意取寵,要名不要命。這種似是而非、虛名無實之事,孔子頗為深惡痛絕。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是就是,非就非,那才叫直。曲意逢迎,那不叫直。

君子一舉一動,都是真心實意,光明正大來,坦坦蕩蕩去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華杉詳解

這裡的左丘明,是不是寫《左傳》那個左丘明,有人說是,有人說應該不是。孔子的生卒年代是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左丘明的生卒年代是約公元前502年至約公元前422年。孔子去世的時候,左丘明才23歲。是不是同一個左丘明,也不曉得了。

「巧言,令色,足恭。」「巧言」,是花言巧語,以言語悅人;「令色」,是滿臉堆笑,以謙卑討好的臉色取悅於人;「足恭」,「足」,是過,過於恭敬。也有人說足恭是與巧言、令色並列,指肢體語言,一副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擺的樣子,見了領導太激動、太愛戴,手足無措。如此誇張地巴結,孔子說:「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左丘明以之為恥,我孔丘也以之為恥。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人與人相交,恩怨親疏自有個真心,好就相親近,不好咱就疏遠。如果明明心裡對對方有怨,卻深藏不露,假裝和對方交好,那必是奸險之人,左丘明以之為恥,我也以之為恥。君子一舉一動,都是真心實意,光明正大來,坦坦蕩蕩去,最恥於做那巧言令色、口蜜腹劍之人。

人生的三個志向,三個層次:義士、君子、聖人

原文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華杉詳解

顏淵、子路侍立在老師旁邊。「季路」,就是子路。孔子說:你們何不談談自己的志向?「盍」,就是何。子路先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我願意把我的車馬和皮衣,都和我的朋友共享,用壞了,我也沒有遺憾。子路輕財好義,和朋友能有通財之義,我的錢就是你的錢,大家一起花。你的錢還是你的錢,不用擔心我佔了你便宜。子路就是這樣的義士。顏淵說:「願無伐善,無施勞。」「伐」,是矜誇;「施」,是誇大。我希望不要張揚我做了什麼好事,也不要誇大我有多少功勞和辛苦。

顏淵這個很了不起,我們若做了一點好事,有了一點功勞,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利用一切機會表現自己,提醒別人。顏淵是達到了無我的境界,求仁得仁,不在意別人的了不瞭解、知不知道。《論語》前面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顏淵就是這樣的君子。如果你想跟你老公或老婆說:「我還不是為了這個家!」或者在公司一起話頭:「我容易嗎?」你就可以給自己念這一句:「願無伐善,無施勞。」

顏淵說完了。子路問老師:請問老師的志向呢?孔子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我的志向啊,希望天下老人都得到安養,朋友之間都能相互信任,孩子都得到關懷!孔子的志向,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他的思想教化,為天下開太平,讓老有所養,幼有所依,朋友有信,創造理想社會。

三個志向,三個層次——義士、君子、聖人。

我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聰明才智呢:「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華杉詳解

「已矣乎!」算了吧!完了吧!

「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我沒見過能發現自己過失而在內心自責的人。」

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過錯,即使被人指出來,也不願意承認,馬上要跳起來反駁,聰明機變都用在掩蓋自己的過失上,所謂「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聞過則喜,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人都會背,但不會做。所以孔老師絕望了。

張居正解這一句,認為沒那麼糟糕,還是有好多人能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所以他說:「孔子之言,蓋為中人以下者發也。」孔老師這話是為中下等的人而發的感慨吧!

那我們都是中下等的人了。

好學的四條標準:志有定向,知行合一,日日不斷之功,溫故而知新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華杉詳解

「十室之邑」,只有十戶人家的小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也必定有像我孔丘這麼資質忠信、淳樸篤實的人,只是沒有我這麼好學罷了。這是孔子的感歎,天資易得,好學難得。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這一句,說一遍就過去了,淺易明白,似乎人人都懂,而且都覺得自己也差不多算好學。所以得拿出個好學的標準來,看看你到底算不算好學。如果都夠得上好學,孔子怎麼會有這感歎呢?總結先賢大德列的標準,孔子、孟子、子思、王陽明、曾國藩,歸納起來,最重要的是這四條:

一是志有定向。為學第一是立志,志有定向,使命清晰,心無旁騖,必欲學成。就是《大學》裡說的「止定靜安慮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就是志有定向,知道自己是幹嗎的,行事就有邊界,止於那個邊界,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不會浮躁,不會被機會所誘惑,才能潛心做自己的學問。若是沒有志向,只想成為「成功人士」,便會為機會驅使,覺得這也可能成功,那也可能成功,沒有邊界,不能專注於一個方向。孔子就志有定向,前面說的「老者安之,朋友行之,少者懷之」,他的志向,就是要用他的思想教化天下。他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希望得到一國之君的任用,施展他的抱負。

但是,他的志向在於救中國,不在於陞官發財,他為了能在衛國得到任用,連南子他也去見,但並不是為了求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得到實現。子路覺得他居然去見那個女人,很不高興。孔子自己也沒面子,賭咒發誓說:「我如果做了什麼不該做的,讓上天懲罰我吧!」孔子為了能做官任事,放棄過好多原則,就渴望有一個機會,但他決不放棄自己的志向,不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他最後沒有得到功名利祿的機會,但得到了學問,傳諸後世。

二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可分解為事上琢磨,切己體察。事上琢磨,是在具體事情上學,在日用常行中學。甚至你不用讀書,如孔子言,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先讀事,後讀書。讀了書,也放具體事上演練,這叫學而時習之,要經常演習,練習,否則你學不會。我們很少有東西是能在書本上學會的,都是在實踐中自己總結體會到了,再看那書,有共鳴,有印證,再仔細研讀,順籐摸瓜找更多相關的書來讀,總結提高,系統提升。

我們讀書,只能讀懂自己本來就懂的東西。如果本來不懂,是不能通過讀書讀懂的。這也是為什麼同一本書、同一句話,每個人讀出來的意思不一樣,大家都是在投射自己。如果是講人的本事,我有沒有這本事;如果是講人的毛病,我有沒有這毛病。這就叫切己體察。

三是日日不斷之功,專注堅持,一天都不間斷。曾國藩特別強調這一點——做學問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絕不可間斷一天。你不可說今天忙,今天的功課明天補;也不可說今天不忙,把明天的功課提前完成;也不可說我這幾天出門,回來再搞,要把功課隨身帶著,晚上到酒店完成。沒有日日不斷的堅持,就沒有學習。

四是溫故而知新。不溫故則無以知新。不要老想學「新東西」,老想追新逐異,貪巧求速,一聽老師講,便說:「哎呀!我聽他講的也沒什麼新東西嘛!」過去的「老」東西,我們並沒學會到知行合一。猴子掰苞米,掰新的幹啥?有人說:「互聯網時代來了,傳統的思維不管用了,怎麼辦?」其實「傳統的」他也從來就沒會過,就開始擔心新的不會怎麼辦,實在是犯不上。

以上就是好學的四條標準:志有定向,知行合一,日日不斷之功,溫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