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八章 佛學 八 初期的佛教 >

第八章 佛學 八 初期的佛教

「佛」是佛陀(Buddha)的省稱,原義是「大覺」,兼有自覺及覺他的意義。在印度,從來一切覺者,通稱為佛,到釋迦牟尼出生,集過去一切佛的大成,為未來一切佛所宗仰,於是成為佛教的教祖。

印度有四大門閥,第一等為婆羅門族,即僧侶;第二等為王族;第三等為農商;第四等為賤族。釋迦出身於王族,反對婆羅門教,認為外道,佛教於是成立。釋迦為族姓名,牟尼為出家後之字。釋迦約於公元前562——前552年間降生於印度迦比皤窣都國,為淨飯王的太子,曾納三妃,生一子,但太子在青年時期,即悟到塵世苦惱,有解脫思想。年十九,出家修苦行,至三十五歲成道,到處說法傳道,享壽八十而卒。

釋迦弟子很多,最著名的是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那律、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優婆離、羅睺羅、阿難陀十大弟子。

佛滅度後百年,佛徒內部相爭,分東西二派。當佛生時及其滅度後二百年間,佛教傳播區域,還不出恆河流域以外。當時信徒多系商業的富人,與商業發生關係的王族,及婆羅門的脫落分子。大約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150年(中國東周顯王十九年至東漢桓帝和平元年)之間,是原始佛教思想生長之期。當時印度社會,大體上是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代表此期佛教思想的經典是《阿含經》。《阿含經》所表現的思想頗複雜,除解脫哲學外,還夾雜有萬有靈魂論、圖騰主義、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要素。

就其解脫哲學看來,第一,是認定生存為苦惱(無常觀),力求解脫,而爭取「無老無死無憂愁戚無穢污無上安穩涅槃」(涅槃譯言圓寂,即永寂不動的精神境界);第二,是注重宗教的實踐,而非難形而上學的思辨;第三,是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生存的事物都隨時生滅變遷,沒有永恆性,而永恆存在的實體我,也是沒有的),「因愛生苦」(愛即要求我的永恆之慾望),「無我(無愛)即無苦」為根本思想;第四,是以為「老死」的苦惱有一系列的條件(十二因緣),而最後為「無明」(無知之意,指不明白佛理),佛教主旨在於斷滅無明,解脫煩惱,而到達於無上安穩的涅槃;第五,所謂「諸法無我」,是說現實的我之中並沒有常一主宰的我(靈魂),必須死後進入涅槃(即脫離輪迴,不再投胎為人或變別的東西),然後才能到達於我的永遠的生存;第六,有時又說「一切諸法均為實有」(「法」包括事物或思想等一切存在而言)。綜上數點,可知原始佛教思想,是主觀唯心論(認定精神的我可以永存),同時又摻雜了物心二元論(諸法也為實有)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