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千家詩 > 三衢道中 >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註釋

三衢:山名。即三衢山,在浙江衢縣。梅子黃時:長江下游,晦子在陰曆五月黃熟。這時節往往陰雨連綿,稱「黃梅雨」。泛盡:小船划到了盡頭。卻山行:改行了山路。不減:不少於。添:增加。

這首詩寫暮春行旅途中,詩人泛舟山行時所見到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山行時的愉悅、歡快心情。

【釋義】

梅子都熟透了,梅雨季節也過去了,每天天氣都很晴朗。我們的小船搖到了小溪的盡頭,然後改換山路行走。你看,路邊的樹陰又濃又密,不比出來的時候少,行人們在樹下走路時很涼爽。只是——你聽,樹上黃鶯鳥的叫聲變得更加熱鬧了。

【典故】

鄧小平忍饑受寒過大年

2004年8月22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的百年誕辰,全國人民都以各種形式紀念他。也許人們難以相信,一代偉人鄧小平曾經忍饑受寒過大年。

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行進到達大別山後,國民黨的幾十萬軍隊就兇猛地圍攻過來。

為了保存實力、站穩腳跟,劉伯承司令員在1947年12月10日率領主力跳出了包圍圈,鄧小平政委帶著少量部隊,仍然留在大別山區與敵人周旋。正值嚴冬臘月,鄧小平和他周圍的同志們缺衣少食,忍饑受寒。他們時而穿梭在山野林莽中,時而奔走於雨水泥濘中。

舊歷年就要到了,鄧小平率前方指揮所的同志來到了革命老區金寨縣。全縣許多青壯年都踴躍參加了紅軍,離鄉背井轉戰南北。革命勝利後,被授予少將軍銜的人很多,現在有「將軍縣」之稱。但在那時,當地群眾的生活是十分困難的,所以鄧小平寧肯挨凍,也不讓警衛員燒群眾的稻草給他取暖。到了除夕這天,金寨縣的地方幹部拿著老百姓送的麻糖、花生、羊肉之類的東西,手提一隻雞,代表全縣人民來看望鄧小平,並請他收下本縣老區人民的一點微薄的心意。

鄧小平見到他所送的禮品,想一口回絕,又怕傷了人民的感情,只好熱情地接待了縣裡的同志。軍民一起閒聊了很久,鄧小平樂觀地分析了當今的形勢,說困難是暫時,勝利是毫無疑問的。說到這裡,他的話鋒一轉,指著縣裡同志拿來的東西問他們是從哪裡搜羅來這麼多好東西。

縣委書記急忙回答說今天是除夕,這是鄉親們對你的一片心意。鄧小平說什麼也不肯要群眾的東西。縣裡的同志見鄧小平的態度堅決,有些急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縣裡的同志建議把東西留下,折價還給群眾。

鄧小平還是不同意,說現在群眾也要過年,他們更需要這些東西。無奈,縣裡的同志只好把東西帶回去了。縣裡的同志走後,警衛員在一旁噘著嘴生悶氣。

鄧小平勸慰這個因嫌過年沒東西吃的小同志,並拿出吃剩的幾塊麥餅和幾個干棗作為年夜飯。就這樣,鄧小平和警衛員,嚼著麥餅,吃著紅棗,忍饑受寒過了個新年。

鄧小平不要慰勞品,嚼著干麥餅過年這件事,很快就在大別山區傳開了。廣大幹部和群眾聽了,心裡都是熱呼呼的,對革命的勝利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