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經典常談 > 《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 >

《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

「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舉行,所以記事的書用這個名字。各國有各國的春秋,但是後世都不傳了。傳下的只有一部《魯春秋》,《春秋》成了它的專名,便是《春秋經》了。傳說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編的。魯哀公十四年,魯西有獵戶打著一隻從沒有見過的獨角怪獸,想著定是個不祥的東西,將它扔了。這個新聞傳到了孔子那裡,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說,「這是麟啊。為誰來的呢!幹什麼來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說著流下淚來,趕忙將袖子去擦,淚點兒卻已滴到衣襟上。原來麟是個仁獸,是個祥瑞的東西;聖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會來,不然是不會來的。可是那時代那有聖帝、明王?天下正亂紛紛的,麟來的真不是時候,所以讓獵戶打死;它算是倒了運了。

孔子這時已經年老,也常常覺著生的不是時候,不能行道;他為周朝傷心,也為自己傷心。看了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無限感慨。他覺著生平說了許多教;當世的人君總不信他,可見空話不能打動人。他發願修一部《春秋》,要讓人從具體的事例裡,得到善惡的教訓,他相信這樣得來的教訓,比抽像的議論深切著明得多。他覺得修成了這部《春秋》,雖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輩子。這便動起手來,九個月書就成功了。書起於魯隱公,終於獲麟;因獲麟有感而作,所以敘到獲麟絕筆,是紀念的意思。但是《左傳》裡所載的《春秋經》,獲麟後還有,而且在記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後還有:據說那卻是他的弟子們續修的了。

孔子泣麟

這個故事雖然夠感傷的,但我們從種種方面知道,它卻不是真的。《春秋》只是魯國史官的舊文,孔子不曾摻進手去。《春秋》可是一部信史,裡面所記的魯國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科學家所推算的相合,這決不是偶然的。不過書中殘闕、零亂和後人增改的地方,都很不少。書起於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西元前七二二—前四八一);後世稱這二百四十二年為春秋時代。書中紀事按年月日,這叫作編年。編年在史學上是個大發明;這教歷史系統化,並增加了它的確實性。《春秋》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史。書中雖用魯國紀元,所記的卻是各國的事,所以也是我們第一部通史。所記的齊桓公、晉文公的霸跡最多;後來說「尊王攘夷」是《春秋》大義,便是從這裡著眼。

古代史官記事,有兩種目的:一是征實,二是勸懲。像晉國董狐不怕權勢,記「趙盾弒其君」[1],齊國太史記「崔杼弒其君」[2],雖殺身不悔,都為的是征實和懲惡,作後世的鑒戒。但是史文簡略,勸懲的意思有時不容易看出來,因此便需要解說的人。《國語》記楚國申叔時論教太子的科目,有「春秋」一項,說「春秋」有獎善、懲惡的作用,可以戒勸太子的心。孔子是第一個開門授徒,拿經典教給平民的人,《魯春秋》也該是他的一種科目。關於勸懲的所在,他大約有許多口義傳給弟子們。他死後,弟子們散在四方,就所能記憶的又教授開去。《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所謂《春秋》三傳裡,所引孔子解釋和評論的話,大概就是撿的這一些。

《春秋》書影

三傳特別注重《春秋》的勸懲作用;征實與否,倒在其次。按三傳的看法,《春秋》大義可以從兩方面說: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提倡德義,從成敗裡見教訓,這是一;誇揚霸業,推尊周室,親愛中國,排斥夷狄,實現民族大一統的理想,這是二。前者是人君的明鑒,後者是撥亂反正的程序。這都是王道。而敬天事鬼,也包括在王道裡。《春秋》裡記災,表示天罰;記鬼,表示恩仇,也還是勸懲的意思。古代記事的書常夾雜著好多的迷信和理想,《春秋》也不免如此;三傳的看法,大體上是對的。但在解釋經文的時候,卻往往一個字一個字的咬嚼;這一咬嚼,便不顧上下文穿鑿傅會起來了。《公羊》、《穀梁》,尤其如此。

這樣咬嚼出來的意義就是所謂「書法」,所謂「褒貶」,也就是所謂「微言」。後世最看重這個。他們說孔子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3],「筆」是書,「削」是不書,都有大道理在內。又說一字之褒,比教你作王公還榮耀;一字之貶,比將你作罪人殺了還恥辱。本來孟子說過,「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4],那似乎只指概括的勸懲作用而言。等到褒貶說發展,孟子這句話倒像更坐實了。而孔子和《春秋》的權威也就更大了。後世史家推尊孔子,也推尊《春秋》,承認這種書法是天經地義;但實際上他們卻並不照三傳所咬嚼出來的那麼穿鑿傅會的辦。這正和後世詩人儘管推尊《毛詩傳箋》裡比興的解釋,實際上卻不那樣穿鑿傅會的作詩一樣。三傳,特別是《公羊傳》和《穀梁傳》,和《毛詩傳箋》,在穿鑿解經這件事上是一致的。

《春秋公羊傳》書影 公羊高像

三傳之中,公羊、穀梁兩家全以解經為主,左氏卻以敘事為主。公、穀以解經為主,所以咬嚼得更厲害些。戰國末期,專門解釋《春秋》的有許多家,公、穀較晚出而僅存。這兩家固然有許多彼此相異之處,但淵源似乎是相同的;他們所引別家的解說也有些是一樣的。這兩種《春秋經傳》經過秦火,多有殘闕的地方;到漢景帝、武帝時候,才有經師重加整理,傳授給人。公羊、穀梁只是家派的名稱,僅存姓氏,名字已不可知。至於他們解經的宗旨,已見上文;《春秋》本是儒家傳授的經典,解說的人,自然也離不了儒家,在這一點上,三傳是大同小異的。

《左傳》這部書,漢代傳為魯國左丘明所作。這個左丘明,有的說是「魯君子」,有的說是孔子的朋友;後世又有說是魯國的史官的[5]。這部書歷來討論的最多。漢時有五經博士。凡解說「五經」自成一家之學的,都可立為博士。立了博士,便是官學;那派經師便可作官受祿。當時《春秋》立了公、穀二傳的博士。《左傳》流傳得晚些,古文派經師也給它爭立博士。今文派卻說這部書不得孔子《春秋》的真傳,不如公、穀兩家。後來雖一度立了博士,可是不久還是廢了。倒是民間傳習的漸多,終於大行!原來公、穀不免空談,《左傳》卻是一部僅存的古代編年通史(殘缺又少),用處自然大得多。《左傳》以外,還有一部分國記載的《國語》,漢代也認為左丘明所作,稱為《春秋外傳》。後世學者懷疑這一說的很多。據近人的研究,《國語》重在「語」,記事頗簡略,大約出於另一著者的手,而為《左傳》著者的重要史料之一。這書的說教,也不外尚德、尊天、敬神、愛民,和《左傳》是很相近的。只不知著者是誰。其實《左傳》著者我們也不知道。說是左丘明,但矛盾太多,不能教人相信。《左傳》成書的時代大概在戰國,比《公》、《穀》二傳早些。

(唐寫本)《春秋穀梁傳》

《左傳》這部書大體依《春秋》而作;參考群籍,詳述史事,徵引孔子和別的「君子」解經評史的言論,吟味書法,自成一家言。但迷信卜筮,所記禍福的預言,幾乎無不應驗;這卻大大違背了征實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晉范寧作《穀梁傳序》說:「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艷」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敘鬼神,預言禍福。這是句公平話。注《左傳》的,漢代就不少,但那些許多已散失;現存的只有晉杜預注,算是最古了。

杜預作《春秋序》,論到《左傳》,說「其文緩,其旨遠」,「緩」是委婉,「遠」是含蓄。這不但是好史筆,也是好文筆。所以《左傳》不但是史學的權威,也是文學的權威。《左傳》的文學本領,表現在記述辭令和描寫戰爭上。春秋列國,盟會頗繁,使臣會說話不會說話,不但關係榮辱,並且關係利害,出入很大,所以極重辭令。《左傳》所記當時君臣的話,從容委曲,意味深長。只是平心靜氣的說,緊要關頭卻不放鬆一步,真所謂恰到好處。這固然是當時風氣如此,但不經《左傳》著者的潤飾工夫,也決不會那樣在紙上活躍的。戰爭是個複雜的程序,敘得頭頭是道,已經不易,敘得有聲有色,更難;這差不多全靠忙中有閒,透著優遊不迫神兒才成。這卻正是《左傳》著者所擅長的。

《春秋左傳集解》書影(西晉杜預撰) 《春秋左傳正義》書影(唐孔穎達撰)

[1]《左傳》宣公二年。

[2]《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3]《史記·孔子世家》。

[4]《孟子·滕文公》下。

[5]《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說是「魯君子」,《漢書·劉歆傳》說「親見夫子」,「好惡與聖人同」,杜預《春秋序》說是「身為國史」。

【參考資料】洪業《春秋傳引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