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論語 > 於丹《論語》心得 全集 之二 心靈之道(1) >

於丹《論語》心得 全集 之二 心靈之道(1)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
 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這麼多學生,也是家家都有難心的事情。那麼他們是怎樣看待人生遺憾的呢?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有一天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
 他的同學子夏就勸導他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夏自稱自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話分幾個層次:
 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
 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所以,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真君子,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儘管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也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些遺憾,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曾經經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著媽媽去看牙醫,這本來是個很小的事情,她以為一會兒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心臟一病的。可能她的媽媽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著。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生,也許她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迴避、迴避、永遠迴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
 後來她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她,就請牙醫到家裡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裡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生,還有所有親人陪著你,你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於是請來了牙醫。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正當牙醫在一旁整理手術器械、準備手術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當然很多人不見得會面臨上述這種極端的例子,但大家一定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
 有一個寓言,它說在某小鎮上有一個非常窮困的女孩子,她失去了父親,跟媽媽相依為命,靠做手工維持生活。她非常自卑,因為從來沒穿戴過漂亮的衣服和首飾。在這樣極為貧寒的生活中,她長到了十八歲。
 在她十八歲那年的聖誕節,媽媽破天荒給了她二十美元,讓她用這個錢給自己買一份聖誕禮物。
 她大喜過望,但是還沒有勇氣從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過。她捏著這點錢,繞開人群,貼著牆角朝商店走。
 一路上她看見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無遺憾地想,我是這個小鎮上最抬不起頭來、最寒磣的女孩子。看到自己特別心儀的小伙子,她又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盛大的舞會上,不知道誰會成為他的舞伴呢?
 她就這樣一路嘀嘀咕咕躲著人群來到了商店。一進門,她感覺自己的眼睛都被刺痛了,她看到櫃檯上擺著一批特別漂亮的緞子做的頭花、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