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智慧背囊 > 38、生命中的長跑 >

38、生命中的長跑

38、生命中的長跑

一位看上去體魄很健壯的異域青年,正滿懷信心地行進在不知何處的征途之中。長跑是他的業餘愛好,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一次出發,他已沒有歸途。他是在醫生確診他患了絕症無藥可治之後,毅然作出這一“環球長跑”的決定的。

這已是一樁“舊聞”了。十餘年前,我在一家報紙上看到了這一則報道,青年的名字已記不得,他叫麥克或約翰,此刻對我來說已不重要,清晰記得的是那張照片,雖然看不出很健壯的體魄,但是堅毅的面容、前瞻的目光卻讓我每每想起便頓生敬畏。

一個人的生命,無論多長,對於無始無終的歲月,都是極短暫的瞬間。生與死,兩點之間極短的線段,就如跑道的起點與終點。認可了這一比喻,接下去,順理成章的結論是:跑得慢一些,可以延長到達終點的時間;而跑得快,則無疑要縮短到達終點的決定的時間了。

這個邏輯推論顯然要讓人困惑,因為眾生們都在起步之後奔啊跑啊不甘人後哩!難道,我們奔啊跑啊的結果原是加速到達死亡的終點?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們究竟是跑快些好,還是慢些好?

原來,人的生命的長短,不只是生死兩點之間的物理時間距離,還有人在運動過程中兩點之間能動的時間距離。愛恩斯坦在《相對論》中論述:“量度時間進程時,運動的時鐘要比靜止的時鐘行使得慢。”在人生的跑道上,你行進得愈快,即把短的時間相對地拉長 ---延長了生命;反之,你畏懼終點,踟躕不前,則事件相對地縮短 ---減短了生命。一個人出生的第二天便被冷凍起來,70年後將他復活。這個“70歲”的人其實僅僅活了1天,人1天作出了3天的成績,他的生命賬單上便增值了兩天。巴爾扎克20年間寫出了91部小說,他只活了64歲,你完全可以說他活了300歲。故而,人們將那些成績超越常人的人稱作“走在時間前面的人”,就如那個環球長跑的青年,假如醫學能準確判斷他只能活100天,他若坐以待斃,或借助冬眠靈以昏睡減輕痛苦,那他實際的苟活還不止100天,然而,他離開病房在無歸的征途上奔跑了,這100天的壯舉,健康的常人也不易做到,這最後的衝刺是如此瀟灑,死神也要為之驚歎的。

芸芸眾生每日都在奔跑,熙熙攘攘,不絕於途。在這條跑道上,最強大的對手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時空,儘管,每個個體的生命最後都將一一被消滅,但我們畢竟在一個屬於個體的段落裡贏得了勝局。正如海明威筆下的漁人桑地亞哥 ---“你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

讓生命在奔跑中延長並閃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