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萬物簡史 > 第十二章 大地在移動(4) >

第十二章 大地在移動(4)

第十二章 大地在移動(4)

在巖質行星中,只有地球才有板塊。為什麼是這樣,這多少是個謎。這不僅是個大小或密度的問題--在這些方面,金星幾乎是地球的孿生兄弟,但它沒有板塊活動。據認為--真的僅僅是認為--板塊是地球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物理學家兼作家詹姆斯·特雷菲爾所說:"如果說構造板塊的移動對地球的生命發展沒有影響,這是難以想像的。"他認為,構造地質學引發的挑戰--比如氣候變化--對知識進步是個重要的促進。 還 有人認為,大陸漂移至少是地球上某些絕種現象的原因。2002年11月,劍橋大學的托尼·迪克森在《科學》雜誌上寫了一篇報道,強烈認為岩石史和生命史也許有聯繫。迪克森確認,在過去的50億年裡,世界海洋的化學結構時常突然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這些變化往往與生物史上的重大事件有關聯--比如,大批微生物突然出現,後來形成了英格蘭南部海岸的白堊懸壁;寒武紀貝類動物海洋生物中突然增加;等等。誰也說不清什麼原因導致了海洋化學成分不時發生戲劇性的變化。但是,海脊的張開和合攏顯然可能是個原因。

無論如何,板塊構造學不僅解釋了地球的表面動力學--比如,古代三趾馬是怎麼從法國跑到了佛羅里達,而且 還 解釋了它的許多內部活動。地震、群島的形成、碳循環、山脈的位置、冰期的到來、生命本身的起源--幾乎沒有一樣不是受這種了不起的新理論的直接影響的。麥克菲指出,地質學家們覺得眼花繚亂,"整個地球突然之間都說得通了"。

但是,只是在某種程度上。以往年代的大陸分佈並不像大多數非地球物理學界人士認為的那樣已經得到很好解決。雖然教科書上好像很有把握地列出了古代的陸塊,什麼勞拉古陸呀,岡瓦納大陸呀,羅迪尼亞大陸呀,泛大陸呀,但它們有時候是以不完全能成立的結論為基礎的。喬治·蓋洛德·辛普森在《化石與生命史》中指出,古代世界的許多種動植物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而卻沒有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

岡瓦納大陸一度是一塊很大的陸塊,連接澳大利亞、非洲、南極洲和南美洲。它的版圖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古代一種名叫石葦的舌羊齒屬植物的分佈確定的。石葦在該發現的地方都有發現。然而,很久以後,世界的其他地方也發現了舌羊齒屬植物,那些地方跟岡瓦納大陸並不相連。在很大程度上,這個令人不安的矛盾過去--現在仍然--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同樣,一種名叫水龍獸的三疊紀爬行動物從南極洲到亞洲都有發現,但據認為這兩個地方在同一時間曾經屬於同一大陸。

還 有許多地面特徵構造地質學無法解釋。以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為例。大家知道,這個地方海拔1500米,但那個高度是近來才有的事。在恐龍漫步地球的年代,丹佛 還 是海底的組成部分,在幾千米深的海水底下。然而,丹佛底下的岩石沒有磨損,沒有變形。要是丹佛是被互相撞擊的板塊托起來的話,情況不該是這樣。無論如何,丹佛離板塊的邊緣很遠,不可能受到它們的作用。這就好比你推一下地毯邊緣,希望在對面的一端產生一個褶皺。在幾百萬年時間裡,丹佛好像一直在神秘地上升,就像烤麵包那樣。非洲南部的許多地區也是這樣。其中有一片1600公里寬的地方,在1000萬年裡隆起了大約1.5公里,而據知沒有任何有關的構造活動。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卻在漸漸傾斜、下沉。在過去的1

000萬年裡,它一方面朝北向亞洲漂移,另一方面它的主要邊緣下沉了將近200米。看來,印度尼西亞在慢慢地沒入水中,而且拖著澳大利亞一起下去。構造理論根本無法解釋這些現象。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沒有活到看到自己的思想證明是正確的。1930年,他在50歲生日那天獨自一人出發去格陵蘭島探險,檢查空投的補給品。他再也沒有回來。幾天以後,有人發現他凍死在冰面上。他被埋在那裡,至今 還 在那裡長眠,只是比他死的那天離北美洲近了大約1米。

愛因斯坦也沒有活著看到自己支持了錯誤的一方。他1955年死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實際上是在查爾斯·哈普古德發表"胡說八道"的大陸漂移理論之前。

提出構造理論的另一個主要人物哈里·赫斯當時也在普林斯頓,將在那裡度過他的餘生。他的一位學生是個聰明的年輕人,名叫沃爾特·阿爾瓦雷斯,他最終將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改變科學界。

至於地質學本身,大變革 還 剛剛開始,年輕的阿爾瓦雷斯為啟動這個過程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