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遠古外星人:如果我們並非地球的主人,他們會回來嗎? > 第一章 個人的小問題,人類的大問題 >

第一章 個人的小問題,人類的大問題

“首次接觸”(First Contact)這個術語適用於我們借助某種方式同外星生命開始交流的時刻,外星生命也具備某種能力回應我們。有幾種方式可以讓“首次接觸”發生。最受歡迎的觀點源自一次不明飛行物(UFO)現象,即外星人(ET)著陸在“白宮”(White House)的草坪上,和總統打招呼。但是,科學家們認為,第一次同外星人建立聯繫是通過無線電信號。在科幻小說中,“首次接觸”是最受歡迎的系列電視連續劇《星際迷航》1(Star Trek)中所構想的場景。它發生在——或者應該說是即將發生在——2063年4月5日。在那一天,季弗蘭•寇克瑞恩(Zefram Cochrane)將會乘坐一艘被稱為“鳳凰號”(Phoenix)的宇宙飛船來到地球。瓦肯人2(the Vulcans)得知了這次飛行任務,他們隨後也來到地球,同人類有了接觸。從那時起,我們就大膽地去往前人未曾去過的地方。

在現實生活中,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3(Michio Kaku)指出,“首次接觸”是一次改變地球歷史的重大事件。他指出:“在發現了火、農業、文字和算術之後,‘首次接觸’就是高於一切的事情。”這將是人類邁出的最重大的一步,或是所面臨的最重大一步。當然,真正的問題是,“首次接觸”是否已經實現了,或者它還仍然是一件未來之事。遠古外星人理論的支持者們認為“首次接觸”已經發生,只是這次重大事件被莫名其妙地遺忘了。這樣的解釋會是正確的嗎?

 

1.接觸

1997年,“遠古外星人協會世界大會”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Orlando,Florida)舉行。我出席了該次大會並參觀了肯尼迪航天中心4(Kennedy Space Center)。在同一周,我觀看了激動人心的電影《黑衣人》(Men in Black)和深受啟發的《接觸》(Contact)。《接觸》這部電影是根據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小說改編而來的。小說講述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同外星文明的接觸。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是同遠古外星人問題相關的:在人類所收到的信息中,有一種就是極為複雜的設備設計圖,其最終目的不得而知,但據說是送一個人到外星人的故鄉去。該設備的製造需要數個國家進行積極合作並提供資金支持。一旦製造成功,就要挑選一人坐上此“座椅”,該“座椅”最終會將此人送入另一個維度中,顯然是數個光年之外的某個維度中。在那裡所發生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同這些外星生命進行交談——不會留下任何證據證明兩種智慧生命之間發生了接觸。人類科學家問外星人,他們是否建造過一系列類似星際之門或互聯維度之門的通道,外星人回答說,他們也不知道是誰建造了這些通道。通過這些通道,他們以及其他生命就能穿梭往來於宇宙之間。這樣的通道在很早之前就已存在了,只是不知道是“誰”建造了它們。

隨之而來的國會聽證會正式得出結論,沒有證據顯示人類已經同外星生命有了接觸,而且該設備也失靈了。儘管科學家發誓把他送到了另一個維度中,但是監測該設備的儀器,沒有一個記錄下了這樣的事情。

讓我們把這樣的事情帶出小說的世界。如果這種情景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那同外星人接觸的唯一有形遺跡就是兩種設備:一種是在卡納維拉爾角5(Cape Canaveral)上被恐怖分子炸掉的設備,另一種是在日本附近一個島上被炸毀的設備。時間飛逝數百年(如果不是數千年的話),我們會看到什麼呢?我們會記住什麼呢?有沒有什麼會留存下來呢?讓我們現實一點,問問我們的祖先,1000年以前,他們會在卡納維拉爾角找到什麼。會不會有任何金屬發射平台的殘餘物遺留下來呢?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或許可能找到建築物的遺跡,或許想要找到這種遺跡也是不可能的。要是我們足夠幸運的話,我們或許會找到一小段時間的記錄,記載著人類是如何把人送上太空的,記載著我們曾經登上月球的事件。如今,有幾位備受歡迎的作家質疑我們曾登陸月球的事實。他們說,登陸月球只是美國的宣傳手段而已,其目的旨在灌輸一種思想,即美國在冷戰的頂峰時期優於蘇聯。雖然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但我們還是可以假設一番。假設他們的一些文字記錄經歷了時間的洗禮,最終存留了下來,未來的歷史學家們把這些記錄融入他們的記錄當中。未來的歷史或許會指出:“人們普遍認為人類已經到過了月球,但即使是在他們那個時代,也會有人不這麼認為。”歷史學家們或許會繼續指出,他們已經在卡納維拉爾角找到了考古方面的證據,但關於我們曾經是否進入過太空的問題,仍然未得到解決。

我聽過某種見解。等等,那成百上千個圍繞地球運行的衛星又作何解釋呢?難道沒有物證證明我們曾到過月球嗎?那麼,卡納維拉爾角的照片,在那裡進行的大量發射任務,在各種航天飛機上拍攝到的長達數小時的影片又作何解釋呢?假設這些東西在1000年後都保存了下來,這一切將來都會成為爭論的話題。不過,如果一位科學家想要進行與之背道而馳的解釋,他也可以這麼做。這正是當今那些不願相信我們曾到過月球的人正在幹的事情。

《接觸》的主旨信息就是,信念和樂意探索是同外星人接觸並接受外星人接觸這個事實的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這是卡爾•薩根傳達給人類的最後一條信息。在該電影拍攝期間,他去世了。不過,他對外星生命的探索早在數十年前就開始了。

 

2.《接觸》背後的人

薩根青少年時期的一大特點就是對科幻小說極為著迷。從那時起,他就全心全意致力於解答宇宙中的其它地方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如何同他們接觸,如果有途徑能夠同他們接觸,那麼我們是否已經同他們接觸過了。1951年,當他首次踏入這個領域的學術殿堂,他預測人類將在1970年登上月球。這並非一項科學的預測,他只是希望我們能邁出這重要的一步,如同他在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英雄們的行為一樣。薩根認為,應該竭盡全力研究月球、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尋找其他生命。他想成為柯克船長6(Captain Kirk)。

他的首批科學著作思考了木星、金星和火星上有生命的可能性。儘管科學不斷地在否定薩根提出的每個問題,但他仍然堅持提出問題。看起來我們的太陽系中似乎不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他認為我們應該著眼於宇宙中的其它星系。

回首往事,這種熱情似乎顯得有幾分幼稚。但在20世紀60年代,薩根開始他的探索之旅時,我們對於臨近星球的物理狀態還知之甚少。許多科學家也認同太陽系中存在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性。各種各樣的不明飛行物見聞,尤其是在前10年,似乎在不斷增強這種可能性。剛開始,這些不明飛行物記錄激起了薩根的興趣。他的進一步研究讓他越來越確信,不明飛行物研究者們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永遠得不到一種令人滿意的答案。他還認為,他們所提供的“證物”根本就算不上證據。在隨後的幾年中,他竭盡全力對抗整個不明飛行物研究領域,因為他認為,該領域把人們研究外星智慧生命的注意力極大地分散了。

薩根成為了西方用科學方式搜尋外星人的領軍人物。不過,不論他的方式有多麼科學,事實就是,絕大多數科學家還是看不起他以及他所付出的努力。他們認為這是個永無止境的遊戲:宇宙之大,諸如生命是否也存在於宇宙中的其它地方,他們能否欣欣向榮,外星智慧生命是否也在努力地同我們人類進行接觸——人們是不可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的。

薩根明白他的探索存在的困難。他發現金星上不存在生命,這也就意味著他必須到別的地方繼續尋找。就如同愛迪生(Edison)的事跡一樣,在愛迪生找到製造電燈泡的方法之前,他嘗試了2000種方法。薩根受到他青少年時代所寫的科幻小說裡英雄人物的鼓舞。這些英雄人物總是走得更遠,跨過邊界。用吉恩•羅登貝瑞7(Gene Roddenberry)的話來說就是:大膽地去前人從未去過的地方。

作為一位科學家,薩根認為教育公眾養成科學的方法論是他的個人使命。他擔心公眾不理解他的科學方法,因為這些方法看起來比他正搜尋的外星智慧生命還要陌生。他認識到公眾接受“偽科學”為一種方法論,這讓他感到極為震驚——似乎偽科學對每個人心存的疑問都提供了清楚明瞭的解答,然而科學對這些疑問卻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他促成了“對於聲稱異常現象科學調查委員會”8(The Committee for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laims of the Paranormal,CSICOP)的成立。該委員會的成員都是懷疑論者,他們可以被視為現代版的“調查”(Inquisition),他們同他們所謂的“偽科學”作戰,不論那是不明飛行物學,還是遠古外星人理論,抑或是占星學、通靈學。最終,薩根不再癡迷於他們的方法,他清楚認識到那些方法也是不科學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9(NASA)開始執行金星和火星的航天任務,旨在繪製出這兩個星球的地圖。此時,薩根去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確保這些航天任務能教育大眾,讓大眾瞭解相關信息。他認為這些航天任務必須配備攝影機,然而絕大多數科學家則認為那是無關緊要的。他們想,一個攝影機能為科學研究做出什麼貢獻呢?薩根的建議在剛開始時被拒絕了。不過,配備攝影機很快就成了航天飛行任務的基本標準,這讓大眾能夠及時瞭解到那些外星球的概貌。

薩根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美國電視頻道“公共廣播公司”(PBS)拍攝了13集由薩根編劇的電視系列片《宇宙》(Cosmos)。這讓他的夢想成真了——借助最適合此目的的媒介電視,把科學話題帶進千家萬戶。薩根成為該系列片的主持人,這也成為了其科學界的同事們的最佳借口——他們認為,與其說薩根是一位科學家,倒不如說是一位電視明星。他們總是把薩根看作是科學邊緣的人物。他們認為,科學家應該待在實驗室和象牙塔裡埋頭做研究,而不是以任何形式出現在任何電視節目上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科學沒有必要讓大眾瞭解。

1986年,薩根完成了《接觸》一書。該書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傳性質的,講述了一位科學家探索外星生命的故事。自20世紀90年代早期以來,薩根就意識到了他的生命可能不會延續太長。他患了重病,只有進行骨髓移植才有治癒的可能性。這讓他感到了緊迫感,也為他的著作套上了更加宗教化的框架。宗教是人類非理性的一面,科學是人類理性的一面,宗教和科學之間的對立無處不在。從薩根的作品《魔鬼出沒的世界》(The Demon Haunted World)再到他臨死拍攝的電影《接觸》,這一點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售賣本身就是一件難事,因為其主題遠沒有好萊塢式的科幻小說那樣受歡迎。該電影極力想讓大眾相信搜尋外星智慧生命的重要性。不過,整部電影只有一位單身女性是主角,她後來還沒有子嗣,而且還是一位無神論者。這三個要素都不是美國的流行元素,因此必須極力說服好萊塢相信,該影片有可能票房大賣。11年之後,也就是在1997年7月11日,電影《接觸》在美國各大院線上映。八月份,我在奧蘭多觀看了該影片。在電影上映之前7個月,薩根因肺部感染在西雅圖(Seattle)與世長辭。他自己實現了互聯維度之旅,但卻不像《接觸》中的那位大科學家,他再也回不到地球為我們講述他的所見所聞了。

 

3.瓶中信息

薩根進行了三次嘗試,企圖告知宇宙中的其他生命我們人類的存在。1972年和1973年,“美國先驅者號太空船”(Pioneer Spacecraft)裝備了薩根所設計的平板,平板上詳細繪製了一幅氫原子圖畫,還有一幅太陽位於中心的脈衝星圖畫,脈衝星圖畫顯示出14個脈衝星的相對距離以及它們存在時期的二進制代碼,還有一幅畫著一個裸體男人和女人站在真實比例大小的“先驅者號太空船”前面的畫以及一幅太陽系的繪圖。後來,薩根在1974年同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一道,創造了所謂的“阿雷西博信息”10(Arecibo Message)。一條信息被發射到太空,旨在進入球狀星團“M13”。該條信息由1679位二進制數字構成,一旦聚集起來就會形成我們這個小藍色星球的圖像。該信息融入了數字一到十,在DNA中發現的元素的原子序數,即DNA分子式,一種DNA螺旋結構,還有更多關於地球上生命的信息。1977年,薩根創造了“航行者珍貴記錄”(Voyager Golden Records),這包括地球生命的116種形象以及找到我們的方法,以防外星智慧生命將來某天會偶然發現這個小探測器。

在人類太空探索的50年裡,我們向宇宙發送了許許多多這樣的信息以及相似的信息。有些信息設置在星際探測器上面,有些則是通過特別的無線電廣播信號發送到遙遠的銀河系中。我們希望那裡的生命能收到這些信息。與此同時,我們已經開始利用望遠鏡來監測那裡的生命。他們或許會向我們發送廣播信號——不過到目前為止,尚未成功獲得任何信息。實際上,一些科學家相信,外星智慧生命不太可能會利用無線電波來告知我們他們的存在。無線信號必須同背景噪音做鬥爭,對無線電頻率要求極高,這樣一來就降低了信息被接收的可能性。

不過,包括美國物理學家保羅•拉維奧萊特(Paul LaViolette)在內的一些科學家則認為,有時被稱為“銀河燈塔”的燈塔將來某天會建起來,告知銀河系中的生命,他們並非銀河系中唯一的存在。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的約翰•勒恩德(John Learned)提議把“造父變星”11(Cepheid Variable Star)(它是各種變星中最亮的一種,其亮度會隨著時間呈週期性變化)作為一種燈塔。他指出,通過操縱它們的脈動週期(這有點像摩爾斯電碼12[Morse Code]),變星就能向宇宙空間播送信息,外星文明很有可能會接收到這種信息。他還列出了理論模式大綱,說明如何編寫這種信息。雖然我們目前尚缺乏資源和技術來實現這種信息的傳播,但未來數代很可能會取得進展——或許,外星文明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取得了進展。

“銀河燈塔”理念最初是由托馬斯•戈爾德(Thomas Gold)於1968年6月提出的。隨後的10年由保羅•拉維奧萊特積極推廣。他在著作《銀河系對話:外星人給我們的信息》(The Talk of the Galaxy:An ET Message For Us)中指出,在我們已經發現的脈衝星中,有些實際上已經被外星智慧生命修改過了。因此,無線電天文望遠鏡正在接收一些外星信息,不過我們拒絕接受這樣的信息。

1974年,人們發現了毫秒脈衝星“PSR 1053+29”。在這之後,全世界開始關注外星智慧生命創造了脈衝星這個觀點。之所以提出是外星生命創造了脈衝星,是因為其異常恆定的脈衝率。脈衝星也未表現出任何減慢的跡象,這也就意味著,它的行為同“正常脈衝星”的行為並不相同。遺憾的是,在接下來的數年裡所觀察到的這種特定脈衝星表明,它實際上正在減速,只是它的減速極不明顯。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它是否可能就是外星信號。自那時起,人們已經識別出了12個以上的脈衝星。科學家們仍繼續質疑這些是否就是銀河燈塔。不過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無論多麼奇怪,我們面對的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

“銀河燈塔”的最佳候選者就是毫秒脈衝星“PSR 1937+21”。它是天空中最快的脈衝星之一,每秒鐘閃爍642次,並且有非常穩定的脈動期。實際上,就其精確度而言,燈塔超過了頂級的原子鐘。所謂的“毫秒脈衝星”也是獨一無二的。在已知的兩個釋放巨脈衝的脈衝星中,它就是其中之一,它成為了天空中最亮的脈衝星,因此輕而易舉就能識別它。終究,我們識別出了它。我們目前存在的唯一問題就是,它的脈動期是人為創造的呢,還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這一問題通常把人們分成了兩大陣營。

拉維奧萊特在《銀河系對話:外星人給我們的信息》一書中指出:“如果外星文明企圖同我們取得聯繫,通過做‘一些非自然而然產生的事情’來區分他們傳送的信息,那脈衝信號必定是最接近這個標準的。”但除了用作交流之外,他也指出,脈衝星也是宇宙航行的理想選擇,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方式,宇宙飛船借助這種方式就能通過三角測量來確定自己的位置。總而言之,脈衝星響應了太空通道這個想像網絡。薩根創造了這種太空通道,旨在讓《接觸》中的互聯維度旅行成為現實。

 

4.我們並非唯一的存在?

遠古外星人理論提出,我們不應僅僅局限於探索太空深處,努力找到能夠建立的聯繫,我們還應該考慮到那樣的聯繫或許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種接觸的物證或其它痕跡,在地球上仍可見或者依然存在。

進化論提出我們是宇宙的極致。科學很快就想當然地認為我們就是文明的極致。同之前的時代相比,我們把當今的世界看作獨一無二的,但我們每天的存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古羅馬人(Romans)在某些街道設立單行道來應對交通高峰期。

◆龐培古城13(Pompeii)設有揮手示意的交通警察來應對交通堵塞。

◆古巴比倫14(Babylon)早在2500年前就有了街道。

◆尼尼微15(Nineveh)有著“禁止停車”的標識牌。

◆安條克16(Antioch)的街道上設有路燈。

◆阿茲特克人17(Aztecs)在道路表面鋪上永久的彩色帶,把兩條交通主幹道分開。

就當今的技術標準而言,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阿波羅號(Apollo)航天艙是非常基礎的技術產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用來把人類送上月球的計算機,遠遠次於當今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實際上,月球登陸所表明的就是,月球之旅相對而言較容易——假設我們正確理解了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並且有了擺脫地球萬有引力的方法。無論我們是研究古埃及文明還是瑪雅文明,我們總是發現這些古人掌握了遠遠超越他們需求的大量天文學知識——實際上,是遠遠超越我們需求的天文知識,這難道不令人感興趣嗎?我們即刻就認識到了太空旅行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科學家們直到幾十年前仍把他們稱為原始社會。然而正是他們所謂的原始社會實現了太空旅行。

這些社會根本就不是原始的,這是埃利希•馮•丹尼肯在1968年向全世界傳達的信息。他的宣傳媒介並非無線電天文望遠鏡,而是一本名為《眾神之車》的著作。雖然馮•丹尼肯推廣了這個話題,但並不是他創造了這個主題。這些未來科學的先鋒人物實際上是一些俄羅斯人。尼古拉斯•李寧(Nicholas Rynin)(1877-1942)於1901年畢業於“聖彼得堡皇家通信學院”(Imper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of St.Petersburg)。在俄國革命之後,他創作了一部長達3卷的著作,名為《星際接觸》(Interplanetary Contacts)。此書被譽為有關火箭技術和宇宙航行的歷史和理論的第一部百科全書。較不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書中分析了有關空氣和宇宙飛船的古代傳說,從古希臘的伊卡羅斯18(Icarus)傳說到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等。他還分析了儒勒•凡爾納19(Jules Verne)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發現該小說的前提是滿足不了的。但在他看來,遠古傳說的科學是很可能存在的。

揚科夫•別萊利曼(Yakov Perelman)於1915年出版了《星際旅行》(Interplanetary Journeys)。這本書實際上是第一本關於宇宙航行科學和技術的著作。尼古拉斯•李寧繼承了揚科夫•別萊利曼的事業。別萊利曼比西歐早幾年向俄羅斯的讀者們宣傳了火箭和宇宙航行的觀念,這促使蘇聯於1961年把第一個人類送進了太空。

包括赫爾曼•奧伯特和沃納•馮•布勞恩(Werner von Braun)在內的火箭領域的絕大多數先驅者們,都想利用他們的火箭技術,希望能把人類送進宇宙深處,同外星生命建立聯繫。然而,他們的發明卻主要被用來製造地球上的戰爭。

認識到可以借助火箭技術來開展太空之旅的第一人當屬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Constantine Tsiolkovsky)(1857-1935)。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赫爾曼•奧伯特、羅伯特•戈達德被公認為是航天領域三大偉大的理論家。早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赫爾曼•奧伯特博士就毫不猶豫地把讓人們夢想探索銀河系的榮譽授予了齊奧爾科夫斯基。赫爾曼博士認為,齊奧爾科夫斯基是天體導航之父,天體導航可以到達各種恆星並穿越恆星。

1928年,齊奧爾科夫斯基出版了《宇宙的意志》(Will of the Universe)。他在書中寫道:“我們很難想像有一種生命比地球人類更優越。這種狹隘的思想阻礙了我們想像外星實體干預地球之事。歷史以及文學作品中記載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事件。正因為存在這種思想,所以有很多事件仍未得到解答。”齊奧爾科夫斯基“只是”小鎮上的一位老師而已,但他卻被認為是科學的先知,最高學術界常常討論他的論文。他被認為是多級火箭之父,是“宇航員”這個詞的創造者。

在某一期《知識的信使》(Messenger of Knowledge)中(莫斯科1930年第5-6號),李寧和齊奧爾科夫斯基公開為外星人來訪地球進行辯護。李寧寫道:“其它世界的居民尚未來訪過地球,這種言論的確得到了各國所接受的歷史的證實。但是,如果我們轉向古老的故事和傳說,我們就會留意到被大海和沙漠分開的各地傳說中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這種相似就包括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傳說中提到了遠古其它世界的居民來訪地球的事件。為何不能承認這些傳說的起源存在一絲真理呢?”

整整35年過去了,科學界有關遠古外星人問題的現狀仍然如此。這就是為何馮•丹尼肯要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讓西方聽眾們瞭解的原因所在。儘管他曾經是,現在也是該領域中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但是他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唯一一個向西方聽眾們提出該問題的人。意大利記者、作家彼德•科洛西姆(Peter Kolosimo)憑借其著作《不屬於這個世界》(意大利語:Non è Terrestre,英語:Not of This World)榮獲意大利“Premio Bancarella”獎,該獎項是意大利最富聲譽的文學獎之一。該書於1968年出版,它是科洛西姆探索我們星球上的神秘事件的第四本著作。他的第一本這方面的著作出版於1959年——《未知行星》(意大利語:Il Pianeta Sconosciuto,英語:The Unknown Planet)。

如前所述,在I.S.什克洛夫斯基(I.S.Shklovski)的幫助下,卡爾•薩根在《宇宙中的智慧生命》(Intelligent Life in the Universe)(1966)一書中,用了一個章節來進行論證,指出科學家和歷史學家應該認真思考這種可能性,即在有記載的歷史中,曾經發生過外星生命同人類接觸的事件。他們總結指出:

 

◆20世紀60年代的火箭技術能同星際旅行相媲美,它也存在於其它外星智慧生命的科技範圍之內,因此就不能排除外星智慧生命來訪地球的可能性——實際上,這是可能的。

◆傳說應被視為可靠資源,一些傳說的確描述了遭遇外星人的事件。

 

雖然如此,在著作《布洛卡的大腦》(Broca’s Brain)(1979)中,薩根則表示不同意馮•丹尼肯的觀點。他堅持認為它們似乎是建立在他的觀點之上的,它們並不像是有保留的推測,而是外星接觸的確鑿證據。薩根似乎並沒有看到馮•丹尼肯書中提出的230多個問題。

薩根在看了成百上千條關於不明飛行物見聞的報道之後,提出了遠古外星人問題。有一位作家哈羅德•T.威爾金斯(Harold T. Wilkins)梳理了古文獻和傳說,找到了證據證明我們的祖先也曾見到空中出現的異常物體。他在1954年出版了一本有關這個主題的書——《月球上的飛碟》(Flying Saucers on the Moon)。與此同時,另一位英國作家W.雷蒙德•德雷克(W.Raymond Drake)也查閱了相同的資料,旨在找到遠古外星人存在的證據。德雷克在1964年出版了著作《眾神還是外星人?》(Gods or Spacemen?)。僅書名而言,就已經清楚明瞭地表明本書提出了遠古外星人問題。德雷克說:“我渴望從古文獻中收集盡可能多的事實證據,把查爾斯•福爾特(Charles Fort)過去為本世紀所做的傑出貢獻載入史冊。我花了幾年時間來閱讀不同語言的經典著作和古代歷史。我於1964年出版了《眾神還是外星人?》這本書,這是九本系列著作中的第一本。我在書中詳細記錄了我的研究,涵蓋了絕大多數國家,至少令我自己很滿意的是,它證明了遠古眾神是外星人。他們在黃金時代20(Golden Age)來到地球並統治了地球,為人類帶來了文明。”

充分意識到了自己著作中的宗教意蘊,他認為有必要把“上帝”這個詞語分為至少兩種意思:一種是指“至高無上的人”,一種是指“宇宙生命”。他也表達了他的願望,即“這種令人震驚的觀點能在本世紀得到證實”。約40年之後,在21世紀的前十幾年,我們知道這個願望並未得以實現。

在薩根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之前,馮•丹尼肯在許多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和電視系列片中有著重要地位。《尋找遠古外星人》(In Search of Ancient Astronauts)於1970年在美國上映,“德國衛星一台”(SAT-1)於1993年播放了由馮•丹尼肯的著作改編而成的25集電視系列片。2009年,“普羅米修斯電影製片公司”說服“歷史頻道”,並委託他們製作《遠古外星人》。該劇時長2小時,致力於探討遠古外星人問題,該節目引起全球熱潮,證明了提出遠古外星人問題是我們時代精神的組成部分。顯然,大眾心中也存在著遠古外星人問題。科學家的反應又如何呢?引用蒙蒂•多布森(Monty Dobson)在博客中所寫的話語,能最好地概括科學界的反應。該博文寫於2011年1月21日,題為“未被篡改的歷史”(History Undoctored):

 

近來,存在著一種趨勢,即把偽科學視作值得慎重考慮的主題,這種趨勢對於我們的教育系統而言是非常危險的。作為一位歷史學教授,我每學期都會遇到一些學生,他們相信諸如“歷史頻道”播放的《遠古外星人》這類節目所提出的空想。這些節目使得這樣一種觀念永久存在,即擁有超人科學知識的外星人在成千上萬年前來訪了地球,並與人類分享了他們的技術。

這令人極為擔憂,因為這種觀點是以侮辱性的假設為前提的,即過去的人沒有我們當今的人聰明、富有創造性,獨出心裁。這存在著一種文化優越性的潛在語氣,暗示棕色皮膚的“遠古人”在沒有其他生命的幫助下,沒有能力獨自發展我們所掌握的尖端技術和先進文化。

該節目的假設前提是對上世紀的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變相贊同。

 

多布森是現代科學家的典型代表。他們譴責提出遠古外星人問題的任何人,把他們視為種族主義分子。畢竟,人身攻擊要比科學辯論容易得多。他“知道”我們的祖先並未接受任何幫助。他並未意識到自己的這種信仰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基礎之上的,即科學比“偽科學”更“優越”。這種假設前提顯然“對我們的教育系統極為有害”。這難道不諷刺嗎?我倒真希望科學以及遠古外星人問題對我們的教育體系有害。只要科學不停地嘲笑該主題,不斷地否定證據,就會造成危害。這些證據表明存在遠古外星人——我們並不是唯一的存在。

提出遠古外星人問題的人並不是種族主義者,因為正如“古人”自己在他們的著作中特別說明的,文明並不是他們自己領悟的,而是在同他們接觸的眾神幫助之下創建的。無論你到何種文明中去尋找,文明都被視作眾神給予人類的禮物。這正是為何像薩根這樣的科學家們對遠古外星人問題感興趣。引用薩根的話語:“我們正是借助我們提問題的勇氣和問題的深度,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多姿多彩。”遠古外星人問題對個人而言是個小問題,然而對整個人類而言卻是個大問題。

 

1 《星際迷航》又譯《星際旅行》、《星艦奇航記》等,它是集合名,包括726集系列科幻電視連續劇、11部電影、上百部小說、電視遊戲以及其它虛構作品。

2 瓦肯人是《星際迷航》中生活在瓦肯星球上的居民。

3 加來道雄是一位日裔美籍理論物理學家,1947年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196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72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玄理論、超對稱和萬有理論。

4 肯尼迪航天中心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梅裡特島,成立於1962年7月,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載人與不載人航天器測試、準備、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

5 卡納維拉爾角是眾所周知的航空海岸,附近有肯尼迪航天中心和卡納維拉爾空軍基地,美國的航天飛機都是從這兩個地方發射升空的。

6 柯克船長是《星際迷航》中的人物。

7 吉恩•羅登貝瑞(1921年-1991年)是尤金•衛斯理•羅登貝瑞的暱稱。他是美國得克薩斯州艾爾帕索人,他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科幻電視系列劇《星際迷航》的創造者。

8 “對於聲稱異常現象科學調查委員會”成立於1976年,其創始人是紐約州立大學哲學系教授保羅•庫爾茲。該委員會於2006年正式更名為“懷疑探索委員會”(The Committee for Skeptical Inquiry)。

9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是美國負責太空計劃的政府機構,其總部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它在載人空間飛行、航空學、空間科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0 阿雷西博信息指1974年為慶祝阿雷西博望遠鏡改造完成,向距離地球2.5萬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串由1679個二進制數字組成的信號,這也是人類向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發射的第一個信號。

11 造父變星是一類高光度週期性脈動變星,也就是其亮度隨時間呈週期性變化。由於根據造父變星周光關係可以確定星團、星際的距離,因此造父變星被譽為“量天尺”。

12 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這種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等。

13 龐培古城位於意大利肥沃的小平原坎帕尼亞邊緣,薩爾諾河的入海口附近。公元前8世紀建成,後在公元79年被維蘇威火山爆發的滾滾岩漿埋葬,在1748年重又被發現,經過了200多年的挖掘,這座沉睡了近2000年的城市重見天日。

14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存在於距今約5000年前,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搖籃之一。

15 尼尼微是西亞古城,新亞述帝國的都城,位於底格里斯河上游東岸,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其意為“上帝面前最偉大的城市”。

16 安條克又譯“安提阿”,是古代塞琉西帝國的都城,位於今土耳其南部。

17 阿茲特克人是北美洲南部墨西哥人數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

18 伊卡羅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他為了逃離四面環海的孤島,用羽毛和蜂蠟造出了一對翅膀。借助翅膀飛離了孤島,但卻因飛得離太陽太近,蜂蠟融化,翅膀掉了,而他也墜海而死。

19 儒勒•凡爾納(1828年-1905年)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冒險小說家,被譽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著有《海底兩萬里》、《地心遊記》等著名科幻小說。

20 黃金時代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時代,也指古羅馬拉丁文學時代,約公元前70年-公元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