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魚羊野史·第1卷 > 2月25日 >

2月25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2月25日。 1942年的今天,中國遠征軍第一次進入緬甸作戰。1850年,倒霉的道光皇帝駕崩。1715年的今天,蒲松齡去世。1835年,美國人柯爾特發明了左輪手槍。

|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 |

現在大家提到遠征軍,首先想到的就是「光榮的遠征軍」,其實那是後來全副美式裝備的新一軍等部隊的輝煌戰績。現在要講的是遠征軍第一次進入緬甸,那個時候還沒有這些先進的裝備。中國軍隊入緬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情況:當時我們的整個東南沿海都被日軍佔領了,中國整個對外聯絡線只剩中越公路以及滇緬公路這兩條生命線。越南那邊都是法國殖民地,由於維希傀儡政府被日本操控,中越公路封閉,停止向中國運輸各種物資,所以中國就只剩下滇緬公路這一條生命線。緊接著就是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已經準備了很久,所以那邊珍珠港海軍一開戰,日本陸軍立即向東南亞突擊,佔領了香港以及整個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等。那個時候盟軍的戰鬥力也很差,因為當時美國除了在菲律賓有軍隊,在其他地方都被打得亂七八糟。英國僅有的軍隊,也都在英國本土準備對抗德國。所以,整個東南亞的盟軍可以說都是些老弱病殘,沒有什麼戰鬥力,所以英軍就非常希望中國出兵來幫助盟軍。

中國當然也是為了保持滇緬公路暢通,於是就出兵了。雖然當時跟最開始淞滬戰役時候的德械裝備的軍隊不能比,但是那時候也是中國軍隊能出動的最精銳的部隊了。三個軍十萬大軍,進入緬甸以後才發現,原來說好的是跟英軍聯合作戰,但是英軍卻撤了,中國軍隊被英軍利用,變成給英軍掩護撤退了。我們進入緬甸有保護滇緬公路的任務,所以遠征軍還是奮勇作戰。當時的指揮也是一團混亂,因為當時有英軍的司令亞歷山大,還有中緬印戰區的參謀長史迪威將軍。他是個美國將領,又受命指揮遠征軍;而遠征軍的中國將領們又得到蔣介石的密令,就是只能聽蔣的,不能聽英美的。雖然這時候是盟軍,但實際上蔣介石一直以私人軍隊的方式來把控軍隊,不願意交出軍隊給別人來指揮。中國軍隊的指揮官都是蔣的中央部隊的嫡系將領,只聽蔣一個人的,所以在前線,中國將領跟美國將領發生了很多衝突,然後英國還在那兒搗亂,亞歷山大還不停地發出各種命令,中、美、英三頭指揮,混亂至極。

但是就是在這麼混亂的情況下,也打出了幾場漂亮仗。當時的遠征軍號稱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軍隊第一次出國打仗,是真正大規模的出境去打,士兵都很振奮。而且出境作戰的都是中國最精銳的部隊,雖然在極為被動的情況下,仍然是士氣高昂。當時日軍是勢如破竹,但在進入緬甸的時候還是被我們的遠征軍阻擊了幾下。

當時有兩個著名的戰役,一個是全軍第一主力師二○○師大量殺傷日軍,也把英軍震懾了。二○○師這個編號大家看著就比較奇怪,其實不是第二百個師,沒有那麼多師,是由於它的裝備訓練各方面都很特殊,所以給了一個特殊番號。二○○師當時大量殺傷日軍,嚇了日軍一跳。英軍看了也傻眼了,之前他還以為大家都不敢跟日軍打。另一個著名的戰役就是孫立人將軍的成名戰,叫仁安羌之戰,孫立人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又到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留學,是個留美海歸。當時英軍被圍在那兒了,然後不停地呼救。孫立人當時就帶了一個團,親自持衝鋒鎗率隊衝鋒,率領軍隊打散了日軍,救出了被圍困的英軍,這一戰震動了中美英。當然了,美國後來又給孫立人將軍頒發勳章,一方面是由於孫立人將軍能打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孫立人將軍曾經留美。除了這兩個戰役,其他的戰役規模都不大。

到最後,遠征軍的結局其實很慘,英國軍隊跑到印度去了,我軍又被日軍切斷了後路,處在一團混戰中間。在混戰中,不同出身的將領,最後做了不同的選擇。中央軍出身於黃埔,其中有蔣的嫡系學生杜聿明,不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服從蔣的命令,因為蔣說回國,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率部回國。所以最後杜聿明率領的殘餘部隊是歷經千辛萬苦,差點兒全軍覆沒,因為中間不但有日軍的各種圍追堵截,而且有各種毒蛇猛獸、各種疫病等等,但他們還是非常堅定地要回國。

但是受過西方教育的海歸將領中 ,在錯綜複雜的戰局中,沒有服從上級的命令的,一位是美國海歸孫立人將領,另一位是法國海歸廖耀湘將領,他們通過判斷當時的形勢,最終都到了印度。孫立人將軍是先到的印度,當時路過野人山的時候,他就認為這一定是一條死路,所以就沒進野人山,跟在英軍後面到了印度。廖耀湘當時已經進入了野人山,但是在錯綜複雜的戰鬥中,廖耀湘將軍認為不應繼續回國,所以也轉頭來到了印度。孫立人將軍的新三十八師,跟廖耀湘將軍的新二十二師,到了印度後成為後來駐印軍的最重要的主力。後來又空運了一個師到印度,然後組成了三個師的駐印軍。兩位海歸將領正是由於自己獨立的判斷,自主指揮,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才使整個中國遠征軍中唯獨他們帶的兩支部隊基本完整保持下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遠征,幾乎是以完全失敗告終。 這就是第一次遠征軍入緬,非常慘痛的教訓。

| 道光帝去世 |

道光帝非常倒霉,他之前的皇帝們享盡榮華富貴,康乾盛世,一直到嘉慶還享受了最後的輝煌,但到道光帝這兒就什麼都沒了。1840年,中國在世界上第一次挨揍受辱。挨揍還說得過去,因為打仗總有勝有敗,沒有一個國家常勝,但受辱是很要命的一件事。從道光帝開始,清朝急轉直下,開始割地賠款,接受不平等條約。道光帝在1850年去世,從他之後,歷任皇帝都是倒霉皇帝,一直到溥儀都是。

道光帝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皇帝,非常節儉,自己穿補丁衣服。但皇宮裡卻不是這個狀況,他當時曾經查過一次清宮裡買菜的賬,結果發現宮外賣幾文錢一個的雞蛋,在宮裡記賬的時候居然記到三十多兩。幾文錢和一兩銀子是什麼比值呢?在清朝的時候,一兩銀子最高是三千多文錢,最低時候也得有一千文。所以幾文錢的雞蛋,變成了三十多兩,可見「三公」消費的罪魁禍首並不是皇帝本人,是太監們。雖然道光皇帝自己很節儉,但是大家一聽這數字就知道當時的狀況,也就明白當時我們為什麼受辱、為什麼挨打。

| 蒲松齡去世 |

1715年的這一天,蒲松齡逝世。蒲松齡應該算是大家最熟悉的作家之一,最重要的是由於他的各種各樣的小說,被後來的大導演拍成了各種各樣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等等,所以蒲松齡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各種電影銀幕上,他的電影票房都很高,所以可以稱他為票房作家蒲松齡。

蒲松齡的書賣得也很好,因為蒲松齡寫的這些東西不是文學巨作,都是一些跟別人聊天聊來的小玩意兒。我還記得其中一篇短的大概是說:「某生,偶娶一女,夜,喜捫私處,則男子也。」就這麼簡單,可是有人物,有事件,有轉折,有結尾,非常有意思。說明蒲松齡講故事的才華極高,到現在中國的電影、電視劇故事都匱乏成什麼樣了,編故事編不出來,結果翻出了《聊齋》,發現裡面就有這麼一堆故事,於是就拍了很多電影、電視劇。電影的容量其實就是一個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拍電影幾乎都有點長。所以長篇小說拍電影極其困難,每次看長篇小說拍的電影,比如《達·芬奇密碼》《白鹿原》,我都替人著急,一邊看一邊說,這怎麼往裡裝?蒲松齡這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在今天是非常適合拍成電影的。我給各位影視同行建議,《太平廣記》裡也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段子、小故事,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 柯爾特發明左輪手槍 |

1835年,美國人柯爾特發明了左輪手槍,獲得了專利,從此所有的牛仔、俠客,都開始迷上了這個漂亮的武器。後來所有的影視劇、所有的小說中的英雄,都拿出把槍來炫耀一把。西部電影裡面,黑帽子和白帽子決鬥的時候,來一個左輪手槍特寫。包括巴頓將軍,也是佩一把象牙柄的左輪手槍,其實巴頓將軍完全有那種連發手槍。左輪手槍也是連發的,但左輪手槍其實比較落後,因為它沒有彈匣,打完了得一顆一顆往上裝子彈。當然,後來發明的有六顆子彈已經弄好的,直接往裡一插,但是那也比那有彈匣的要差多了。

僅僅是因為它的美感,所以看西部片,大家就覺得拿出這麼一把左輪槍的就應該是俠客、軍人。到今天,美國警察雖然有標準配槍,但是為了顯得自己帥,很多美國警察也弄一把左輪手槍。到槍店裡去看,左輪手槍賣得比普通的手槍要貴,其實並不太實用,但大家就是喜歡用。所以左輪手槍不但是武器,而且是一樣道具,是進入人類劇場史的漂亮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