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魚羊野史·第4卷 > 七月四日 >

七月四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7月4日。不管是愛好歷史的,還是愛好電影的,都知道今天這個日子非常重要。7月4日是美國的建國日;1904年的這一天,中國舉行了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美國建國日|

1775年5月,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在費城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1776年7月4日,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美國獨立。這一天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刻,因為美國是第一個真正由人民建立起來的國家,之前這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是這樣建立起來的。費城的NBA籃球隊稱為76ers——76人隊,就是為了紀念1776年的這個日子。

每年的7月4日是美國一年中最盛大的紀念日。記得每年在6月初的時候,我居住的洛杉磯就已經把7月4日大遊行的時間、怎麼遊行,全都掛在城市中央大道的電線桿兩邊開始公示。美國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空前強大的地方,每個星期一所有的學校都要升國旗、唱國歌,每年到7月4日的時候,到處都懸掛著國旗。國慶日的時候,美國所有的地方,大街小巷都在遊行,遊行時所有的傷殘軍人、服過役的老兵都會走在最前面。美國人民的愛國之心以及愛軍隊的情結,在全世界無出其右者,非常強烈,就連華納電影公司一進門的地方都有一個牌子寫著在職員工有誰當過老兵,有誰為國服過役。

說到7月4日,我跟大家說一個有意思的巧合,美國的前五位總統有三位都在7月4日離世,當然他們不是殉國,都是自然死亡的。其中第二任總統亞當斯跟第三任總統傑斐遜都是在美國建國五十週年的那一天去世的,也就是1826年7月4日。第五任總統門羅也是在7月4日去世的,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巧合。美國的前四位總統都被稱為FoundingFathers——開國元勳,其實FoundingFathers不光是指這前四位總統,也指當時通過《獨立宣言》以及後來擬定憲法的那一批人,那批人被稱為美國的立國先賢。美國獨立時,世界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參考的制度,除了古羅馬的共和制,但那個共和制並不是人民建立的。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美國先賢不但通過了《獨立宣言》,後來還制定了憲法。除了前面說到的巧合,還有一個巧合就是其中四位來自弗吉尼亞州。美國剛獨立時有十三個州,當時叫殖民地,後來叫十三個創始州,弗吉尼亞州是當時最重要的州,包括華盛頓總統在內的前五位總統中有四位都來自弗吉尼亞州。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1904年的今天,中國舉行了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從此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宣告結束。關於科舉考試,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我個人覺得應該算九一開吧,九成是功勞,一成是弊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只有利沒有弊的,弊端肯定是有的,我個人覺得整個科舉制度在人類歷史上、在人類的政治智慧上,都是功遠遠大於過的。

中國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在1904年舉行,可以說這一次已經不像那麼多年來,尤其是唐宋時代的科舉考試那樣重要了。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時,日俄戰爭都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開戰了,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就被列強打得抬不起頭來,整個國家都是暮氣沉沉的狀態,清王朝已是搖搖欲墜了。所以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遠沒有過去那麼輝煌,完全像開玩笑一樣選出了最後一位狀元。大家知道當時還是慈禧太后當政的時期,她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最後科舉考試前十名進士的卷子呈給慈禧太后,由她御筆欽點,因為歷史上狀元、榜眼、探花一直都是由皇帝御筆欽點的。慈禧太后欽點狀元的時候就像開玩笑一樣。她不管文章的好壞,只看考生的姓名。當她看到內定第一名的考生叫朱汝珍時,心中便老大不快。大家知道明朝是朱姓的天下,清朝是打敗了明朝後才建立起來的,而且清朝時一直有各種反清復明運動,所以一聽這人姓朱,慈禧太后就覺得太不吉利了,說怎麼能姓朱呢,這個人當狀元不行,堅決不行。再一看這人是廣東人,那更犯忌諱了。慈禧太后一向痛恨廣東人,因為康有為就是廣東人,是她最恨的人,孫中山也是廣東人,是她痛恨至極的人。她一看這哥們兒是廣東人,更不行了,就直接把卷子給扔了。

然後再看看排第二的人,字跡娟秀,名叫劉春霖,那年正好是中國大旱,慈禧太后一想:「春霖——春霖就是下雨的意思,我們中國正好大旱,這名字叫劉春霖,祥瑞祥瑞……」於是直接欽點了狀元。這劉春霖就這樣當了最後一個狀元。

當然到了那個時候,科舉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西方的教育體制已經在中國開始建立,世界潮流也浩浩蕩蕩向前,已經不是當年了。但我想說的是,這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應該說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人類的政治智慧,在全球其他文明體系裡都沒有產生這樣的一套人才選拔制度。馬克思在不太瞭解中國的情況下說過這樣的話:奴隸社會後面就是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後面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其實在中國應該說,封建社會在秦代或者漢初之後就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封建社會講的是按等級分封的貴族世襲統治,中國只有在周朝時才是典型的封建社會。那時由最高統治者天子將疆土分封給許多貴族,從而建立起眾多諸侯小國,以世襲的方式進行統治,這才叫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在歐洲一直延續到近代,這是因為歐洲沒有實行科舉制度,所以並沒有形成普通人的向上通道。今天大家特別熱衷於討論社會向上的通道有哪些,比如高考是不是普通人向上的通道,公務員考試是不是普通人向上的通道,等等。

一個國家的人民,怎麼才能有凝聚力?一個國家,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如何讓大家形成共同的信仰,不分裂?這些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形成凝聚力需要具備兩個因素,一個就是大家有共同的信仰,這個共同的信仰其實就是你要考什麼、大家學什麼。你考四書五經,大家就學四書五經,當然那裡面都是忠孝禮義廉這一套,大家十年寒窗苦,專讀聖賢書。即使在交通、通信很不發達的情況下,中國也沒有像西方那樣分成那麼多小國,因為不管你在遙遠的廣東南海當官,還是在天子腳下的京城,你都是學這套東西長大的,所以你心中信仰的不外乎儒家的那一套道理——忠君、愛國、做一個正人君子(即正直的知識分子)等等。所以說通過科舉考試強行給大家洗了腦,這是能夠形成共同信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再有一個就是向上通道,在西方叫作socialladder(社會階梯),就是你怎麼愛這個國家,你為什麼愛這個國家。西方為什麼分裂成那麼多小國,因為大家並不愛這個國家,大國也好,小國也罷,國家跟我有什麼關係?西方都是貴族之間通婚,然後生兒育女,生的孩子不夠,再遠遠地通婚。統治者都是公爵,最小也得是伯爵、侯爵,這些人到處統治,跟我們老百姓有什麼關係?所以在西方的歷史上,唯一的向上通道就是通過軍功、通過戰爭。羅馬帝國最終崩潰就是因為統治者最後也沒想出來,這麼大一個帝國的人民,怎麼才能通過socialladder進入上層,無法產生凝聚力。從愷撒大帝開始,羅馬帝國就只剩下一條普通人的向上通道,那就是戰爭。最後只能走上窮兵黷武、民窮財盡這條絕路,這個帝國就崩潰了。所以龐大的軍事帝國是不能長久的,因為它的向上通道是戰爭,是武力,人民沒有向上通道,形不成一個大帝國的強大的凝聚力,於是就分裂成很多小國。而中國因為有這個科舉制度,你在廣東也好,你在甘肅也好,你在東北也好,不管你在哪裡,這套體制給你提供了向上通道,你就會覺得這個國家是屬於我們的,就會有歸屬感,就會去努力。所以中國從隋朝開始建立了科舉制度之後,幾乎再也沒出現過全部由貴族統治的朝代,元和清出現過貴族當宰相,而在其他所有朝代,絕大多數的宰相都是平民出身,更不要說其他的部長——尚書以及各省的巡撫了,大多數官員都是平民出身,都是通過考試上來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階層,就是官僚階層,或者叫士大夫(即知識分子)階層。這個階層一直統治著這個龐大的國家,中間不管這個國家怎麼分裂,最後都能凝聚成一個大國。

我覺得科舉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有智慧的制度之一,它建立了一套官吏分開的制度,人們必須通過考試中了進士才能做官(當然也有舉人做官的,海瑞就是舉人)。如果你沒有通過考試,你就只能是個吏,一般而言吏是永遠做不了官的。比如中國歷史上宋江就是個吏,不可能說明天縣太爺死了或者調走了,宋江就升上去,從一個刀筆小吏變成縣太爺,那不行。縣官以上的所有官都必須通過考試上來,否則只能是吏,而且吏永遠都是吏,這裡面有一套嚴格的制度。我覺得官吏分開是非常好的一種制度,如果官可以由吏一直升上來,那基本上做官的都會是本地人,由本地人管理自己,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分裂。而科舉制度中官全部都要通過考試,考上之後再分配到各地去,他們不是本地人,這樣就都是外地人來當地做官了。但不是本地人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他不瞭解這個地方,那他怎麼管理這個地方呢?於是就由本地人來做吏,外地人來做官,這樣整套制度的設計其實是非常先進的。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度,就非常像中國科舉制度中的這套官吏分開的制度。西方現在是民選官,然後官任命吏,吏可以當很久,但官有任期,官和吏永遠是分開的,不能說這官沒了,吏升上來當這個州的州長或者當市長,那不行,還得大家重新選舉,就像我們要重新考試一樣。所以科舉制度是非常先進的一套制度,這個應該說是中國歷史上以政治智慧,而不是以軍事能力,維持一個大帝國的重要手段,先前一直維持著應該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帝國。

其他靠軍事手段維持的大帝國,包括羅馬、蒙古、奧斯曼土耳其、西班牙等等,最後都崩潰了,因為他們都沒有建立這樣一套非常優秀的充滿智慧的政治制度。

這裡還要特別跟大家分享幾件有意思的小事情,一個就是大家知道的猶太人,他們在世界各地堅守了兩千年,一直都沒有被同化。當然這也是因為世界各國都沒有給猶太人一個socialladder,也就是向上通道,所以他們融不進去。

猶太人在歐洲兩千年始終沒有被賦予分配土地的權利,大家知道猶太人很會經商,也很有文藝才能,其實這都是因為這些人不能幹別的,因為沒有土地,他不能種地,只能去經商、搞文藝。唯獨到了中國之後,由於科舉制度對他們一視同仁,猶太人便逐漸融入了這個社會。宋代有一支兩萬多人的猶太人隊伍從中東一帶輾轉來到開封。起初幾百年他們一直保持著自己特有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名其宗教為「一賜樂業」(「以色列」的諧音)。由於中國人對他們從不歧視,只要他們學好儒學經典,通過科舉考試,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做官當老爺,上升到統治階層,所以鴉片戰爭後,來華歐美人士前去調查時,發現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融入當地社會了。到20世紀時,他們的後代雖然還能從長輩口中知道自己是猶太人,但是風俗習慣與周圍人群已經沒有什麼不同了。猶太人從不被同化的歷史第一次在中華大地上被改寫了。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這科舉制度對於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凝聚力是多麼重要。

另外再跟大家說說唐代的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三大詩人都跟科舉有很有意思的關係。李白因為他爸爸是商人,所以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在古代,中國歷朝歷代都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所以參加科舉考試的成員主要是號稱「耕讀起家」的鄉紳,而住在城鎮的商人與工匠是不能前去應試的。由於那些當官的鄉紳在退休回家後往往會捐資助學辦私塾,讓本家族的子弟也走讀書做官的路,所以古代鄉間的教育水平並不比城鎮差,甚至還會超過城市,一直到現代才變成城市裡的教育水平超過鄉村。中國的科舉考試基本都是鄉村的孩子們來參加,而城市裡商人的孩子是不允許考的,因為商人唯利是圖,朝廷就覺得你來當官不好。李白特別倒霉,就因為這個沒能參加科舉考試。

另外一位大詩人杜甫倒是去參加了科舉考試,但杜甫當時趕上的主考官正好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明皇時代的宰相,是有史以來心眼兒最小的一個官。

那個時候他當主考,居然創下了一個都沒錄取的科舉歷史紀錄,杜甫和高適兩位大詩人就是因為他當主考才誰都沒有考上的,但是也挺好,雖然兩個人沒有當成官,卻成了兩個大詩人。

第三位大詩人是白居易,白居易也參加了科舉考試,但他非常像現在的高考移民。當時的科舉制度也是朝廷經過諸多考量後才決定實行的,不會讓它變成只憑文章好壞的一刀切制度。朝廷也希望代表不同地域的人能夠從考試中被選拔出來,不能只錄取文化水平最高的某一個地方的人,否則幾乎所有的狀元進士都會是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那邊的教育水平最高。因為大家在一個統治階層,不能全是某一個地方的人。所以當時的科舉考試分過南北榜,各地錄取率不同。白居易本來籍貫在山西,最後利用家裡的關係,就跟今天的高考移民一樣,把戶口調到了宣城,因為這邊名額多,這叫「冒籍」。後來白居易通過這種方式通過了鄉貢考試,被推舉去長安考進士,他一舉考中,從而開始了仕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