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忌諱」原本不能用在活人身上 >

「忌諱」原本不能用在活人身上

避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有現象,為了顯示國君、皇帝或尊親的威嚴,說話不能直呼其名,連書寫時也不能直寫其名,需要用同義的字眼代替。比如“雉”這個字本來就是指野雞,但是漢代呂後名叫呂雉,為了避她的諱,管野雞隻能叫野雞而不能叫“雉”。漢武帝名叫劉徹,為了避他的諱,“徹”字統統改成“通”字。漢光武帝名叫劉秀,為了避他的諱,“秀”字一律改成“茂”字,因此“秀才”東漢時期稱“茂才”。漢明帝名叫劉莊,“莊”字一律改成“嚴”字。司馬遷的父親名叫司馬談,司馬遷談話時遇到“談”字就用“同”字代替⋯⋯甚而至於唐代官員馮宿被任命為華州刺史後,堅決不肯去上任,要求改派他地,因為他的父親名叫馮子華,跟華州都有一個“華”字!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是等級制的必然結果。

避諱始於周代,周代之前不存在避諱一說。最初的避諱是關於起名的限制,有所謂“六避”:名字中不能使用國名,不能使用日月,不能使用隱疾(身體上不便告人的病,如性病、天閹、黑臀之類),不能使用山川,不能使用牲畜,不能使用器帛。不過這一要求執行得並不嚴格,比如莊子名周,還是天子的國名,也沒見誰打他的屁股。

漢代以後,避諱按照等級分為三類:國諱,避帝王之諱;聖諱,避聖人之諱;家諱,避列祖列宗之諱。國諱如漢高祖劉邦,漢代用“國”代替“邦”字;聖諱如孔子名孔丘,姓“丘”的就被改成了“邱”;家諱如杜甫的母親名海棠,杜甫終身不作詠海棠的詩。

俗話說“不知道忌諱”,形容恣意妄言,沒有一點兒顧忌。很早就有學者指出這句話屬於濫用,“忌諱”不能用在活人身上。“忌諱”一詞出自《周禮》:小史這個官職的職責之一是“若有事,則詔王之忌諱”。鄭玄註:“先王死日為忌,名為諱。”先王當然是指已經死去的王,先王死的那一天稱“忌”,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忌日”一詞的來歷,先王只有死了之後,他的名才能稱“諱”。因此,“不諱”可以用作死亡的婉辭,還有“諱死不諱生”的說法,都是指“忌”和“諱”乃死人專用。

“名諱”一詞也是這樣的用法:“生前曰名,死後曰諱。”分開使用的時候,一定不能弄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時候,指尊長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含有敬意。

“忌諱”使用於活人身上,始於魏晉以後。魏晉亂世,諂媚以保身的人很多,因此畏懼權勢而對一些字眼或者舉動加以“忌諱”,這個義項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