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再見,螢火蟲小巷 > 可在讀書會上討論的問題 >

可在讀書會上討論的問題

在《螢火蟲小巷》中,凱蒂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書迷。通篇小說她幾乎都在閱讀。她的這種狀態和我年輕時是一樣的。我都不記得父母提醒過我多少次,讓我在全家出行的時候多看看沿途的風景,不要總是把頭埋在書裡。這裡我列出了凱蒂讀過的一些書,獻給感興趣的讀者。

《去問問愛麗絲》(Go Ask Alice)

作者:碧翠絲·斯巴克斯。這本小說對少女時期的我產生過巨大影響。

《凱瑟琳》(Katherine)

作者:安雅·西頓。這部小說至今仍是我的最愛之一。

《局外人》(The Outsiders)

作者:蘇珊·埃洛伊斯·辛頓。經典青春小說。還沒讀過的一定要讀一讀。

《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

作者:J.R.R.托爾金。這本書在《螢火蟲小巷》和《再見,螢火蟲小巷》中都多次出現。它幾乎是凱蒂和瑪拉的枕邊書,也是兩人關係緊張時能將她們拉到一起的一道橋樑。偉大的小說總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指環王》是世界文學中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愛的故事》(Love Story)

作者:艾瑞克·席格爾。凱蒂在年輕時讀過這本書,她一直都是個浪漫主義者。

《狼與鴿子》(The Wolf and the Dove)

作者:凱瑟琳·E.伍德威斯。70年代經典愛情小說。雖然種族和政治立場存在爭議,但作品不容忽視。

《荊棘鳥》(The Thorn Birds)

作者:考琳·麥卡洛。又一部經典愛情小說。

《死光》(It)和《末日逼近》(The Stand)

作者:斯蒂芬·金。我最喜愛的兩部恐怖小說。

當然,凱蒂最喜愛的小說大概要屬瑪格麗特·米切爾著的《飄》了。

問題1:首先,請讀過《螢火蟲小巷》的朋友們舉個手。至於沒有讀過的朋友,你們是否遺憾自己首先讀了這本續集作品?或者你們是否認為《再見,螢火蟲小巷》可以自成一體?討論你們的理由。也許這可以讓你更好地理解小說內容,但有一點,不要劇透哦。

問題2:《再見,螢火蟲小巷》中我們第一次看到塔莉時,她潦倒不堪。你覺得好朋友的死為什麼會對她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失去凱蒂為什麼會導致塔莉失去了自我?你是否相信一個人能夠成為另一個人生命中的精神支柱?

問題3:在《螢火蟲小巷》中,凱蒂臨死之前對塔莉說:“你恐懼愛,但卻又懷著深沉的愛。”這是否符合我們在《再見,螢火蟲小巷》中看到的塔莉呢?付出、尋找或者得到愛,這樣的選擇是否憑塔莉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出?塔莉為什麼對愛沒有信心?

問題4:凱蒂的家人都深愛著她。那麼強尼、瑪拉、雙胞胎兄弟倆以及瑪吉都是如何面對失去她這件事的呢?每個人物都是如何找到自我療愈的方法的?他們是互相幫助呢,還是互相阻礙?作為讀者,你認為他們的抗爭是否真實可信?可以結合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心得。

問題5:在凱蒂的葬禮上,強尼擠過人群中聽到很多人在說著類似的話,比如遺憾、解脫,去了更好的地方等,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談論死去的人的?與書中有何不同嗎?

問題6:更好的地方。在這本書中,凱蒂處於一個怎樣的世界中?她的親人們是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她存在的跡象的?她又是如何與親人們“接觸”的?從讀者的角度討論這種接觸的真實性。作者用了哪些敘述手法把與人生、死亡以及死亡之後等相關的神秘元素引入到小說中?《再見,螢火蟲小巷》這本小說中的神秘元素有沒有讓你覺得……難以相信?

問題7:《再見,螢火蟲小巷》將多蘿西的過去呈現在了讀者面前。她為了保護女兒,始終不願向女兒透露她的過去,在她看來,造成的傷害已經無可挽回。你覺得這是真的嗎?將自己的過去告訴自己愛的人,真有來不及的時候嗎?你會不會原諒多蘿西對塔莉的拋棄?你能理解她的苦衷嗎?

問題8:“我想成為全世界都敬仰的女人。”塔莉說。沒有名利,“我能算什麼呢?只是一個無家可歸、毫不起眼、誰都可以拋棄的可憐蟲罷了。”塔莉也算是出人頭地——成了一個著名的記者,但她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在全國觀眾面前的隕落。談一談塔莉的公共角色和個人角色。出名為塔莉帶來了哪些好處,又帶來了哪些傷害?你是否相信成為名人、得到大眾的喜愛就能讓人真正獲得幸福?

問題9:將上一問題再上升一個層次。我們為什麼在名人文化中投入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真人秀的時代,人們娛樂的對象是什麼?你認為塔莉以及塔莉的名人身份與現實世界中有多少相符之處?塔莉的名和利對她後來的跌倒有沒有起到推動作用?

問題10:《再見,螢火蟲小巷》這本小說的主旨是愛和失去、家庭和友誼,以及夾在這些因素之間的東西。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美國夢的追求,還順帶反映了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潮流和文化現象。對多蘿西的烏克蘭父母,對雷夫·蒙托亞來說,成為美國人意味著什麼?討論本書中涉及的文化和社會熱點(以及冷點)話題,從60年代的性解放、越南戰爭,到80年代以及至今的物質女孩兒、拜金主義。書中人物是如何迎合或反對他們所處時代流行的所謂價值觀的呢?涉及哪些風險和利益?

問題11:帕克斯頓和瑪拉。雷夫和多蘿西。羅密歐和朱麗葉。“一開始,那似乎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他們被自己所謂的‘我們對抗全世界’感動得一塌糊塗。”這是瑪拉最初的想法。越是被禁止的愛情越吸引人,為什麼?為什麼孽戀、多舛之愛這一類題材在文學領域能夠長盛不衰?為什麼我們都喜歡看愛情戰勝一切的故事?

問題12:如果你有機會問《再見,螢火蟲小巷》的作者一個問題,它可以是關於某個情節、某個人物的細節或某個場景,你會問什麼?(你可以通過Facebook聯繫克莉絲汀·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