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 > 布列松的「謎」 >

布列松的「謎」

有人說布列松是貴族後代,有人說他是大紡織世家的子弟,但他又表示自己曾窮得進過貧民窟。由布列松的作品看來,他是那麼冷冷地看世界,與人間煙火保持好遠的一段距離。但他又曾出生入死地拍攝過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且當了三十個月的德國戰俘,被關在集中營裡。那時他是法國軍隊的影片單位的下士(1940)。戰後,他表面上是替BRAUN出版社工作,拍攝藝術家的照片,但是私底下BRAUN出版社正是地下工作人員的情報傳遞中心。布列松在淪陷的祖國裡,為政治犯及地下工作者做了相當多的協助工作(1943)。巴黎解放後,他又很積極地為戰俘及浪跡國外者拍攝紀錄片——《返鄉》(1944—1945)。然而,這些極具使命感的作為,一點也沒有出現在他那「決定性時刻」的創造裡。他十足是個雙面人。在生活中,他是一種人;在創作中,他又是另一個面貌,他一直是個「謎」。

No.13 巴黎慕費塔街,1954

No.14 法國伯裡,1968

九十歲之前,布列松出過二十多本攝影集子,拍過十部紀錄片,舉行過數十個重要的展覽(很多次個展都是大規模的巡迴展)。他一開始拿相機時,拍了不到一年的照片,就舉行了首次個展,立即奠定了大師的地位。那時,他才二十四歲。

六十五歲那年,他重拾畫筆開始畫畫,只有興致到來才偶爾拍拍照。六十七歲時,布列松榮獲牛津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有人給他拍了一張照片,但是我們還是看不見他的五官長相——他用博士方帽子把整個臉都遮住了。布列松在「決定性時刻」中,把自己隱藏了起來,和他按快門的一剎那同樣精準。他的一切都是「謎」,作品和人都是。

最後,我們還是把柯特茲的一張照片,拿來對照作為結束吧!因為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點點謎底。

《樹·巴黎》——柯特茲攝於1963年(見No.8)。

《樹·瑞士》——布列松攝於1979年(見No.9)。

布列松的這張照片,是他發表過的最後幾張之一。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他整個兒又回到了第一張照片所表達的超現實的核心地帶。和《絲襪面具的臉孔》不同的是,他已經十分清楚夢境所包含的意義,他很淡然地「看」著情景的每一個細節,從出現到消失,不會被夢中的情節所感染。而第一張照片像是他在夢境中看到預兆,想瞭解它的含義。

柯特茲的這張樹景是活生生的,它被鋸成鬆散的一堆材干,後面正有人在借此起火。兩張照片同樣以一截截的木材作為象徵主題。布列松在晚年還是用柯特茲的方法在「看」世界,他從來沒有改變眼光,只不過他越來越冷眼、越來越精闢地把現實世界和夢境拉近。

最早對布列松做歷史定位的評論家就是紐希爾,他在三十九年前所寫的一篇文章中這麼提到:

如果你反覆地要求,布列松會告訴你,攝影對他而言是一種筆記簿、札記或日記:一個記錄他所看到的東西的「物體」。這個超簡化的說法,使我想到塞尚對莫奈的贊語:「他只是一隻眼睛——可是老天,這是何等厲害的一隻眼睛呀!」布列松的眼睛具有高度個人化、透視性和令人驚訝的視野。一種從不曾是表面的視野,不是生理行為的視野。他常說:「一個人必須用心和眼去攝影……」

「只是一隻眼睛」是塞尚對莫奈最高的禮讚,而對布列松卻有另一番意義,因為他後來真的壞了一隻眼(左眼永久性斜視)。世界對他來說,一日比一日像夢境。

Henri Cartier-Bresson,馬德里,1933

Henri Cartier-Bresson,克什米爾,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