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男人是鮭魚 女人是鱒魚 > 其四 出血的差異 >

其四 出血的差異

血液流失超過人體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時,男性會像教科書裡說得那樣因失血過多而死。

女性卻有可能得救。

在此,我們再一次注意到,女性的身體結構能夠讓女性經受得起大量出血。

在考察男人和女人誰更強這個問題時,看到「出血的差異」這個標題,估計會有很多人表示不解,難道關於出血男女還有不同?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畢竟很少思考男女流血還會有什麼差異,因此覺得不可思議也容易理解。

但是,在關乎性命的大出血方面,男女確實有著巨大的差異。

容易受傷的男性

平時我們見到的出血情景,往往是受傷以後的出血。

例如,孩子摔倒擦傷膝蓋就會流血。

這時候最好是立刻把受傷的部位消毒後敷上藥棉,然後再用紗布和繃帶固定。

事實上,大多數出血經過這樣處理以後都會止血,之後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容易受這種傷的大多數都是男性。

此外,我們還經常在拳擊場上看到出血的情景。

在拳擊比賽中,賽場上的拳擊手都在猛烈地擊打對方,最容易出血的部位首先是鼻子,其次是臉、額頭和下巴等,我們經常能看到選手血流滿面的慘狀。

從事拳擊運動的大多是男性,他們往往在滿臉是血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比賽,很多女性觀眾都是提心吊膽地觀看,並且擔心選手以後會不會有事。

但是,從專業的角度看,這種出血大可不必如此擔心。

這是因為,面部血管豐富,是容易出血的部位。特別是鼻子,血管異常豐富,在平時就容易流血,只不過即便流血,一般情況下也會自己止住。

基於這些原因,面部的出血其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可怕。

不過,因為受傷手腳出血、相互毆打導致鼻子出血等情況主要發生在男性身上,所以很多人都誤以為男性更能夠承受出血。

生理性出血

的確,女性很少因為受傷而流血。

但是,若論對出血的適應性,女性則要遠遠超過男性。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女性每月一次的月經。

眾所周知,成年女性每月都會出現這一生理現象,屆時子宮會大量出血。

月經出血雖然不像外傷那樣容易看到,但是卻反覆不停地從子宮流出,絕非簡單的外傷能夠相比。

大多數男性對此都不很瞭解,還以為女性受不了流血。

不過,由於很多女性月經來的時候身體會出現不適,或者臥床不起,或者請假休息,所以讓男性產生了那樣的錯覺。

但是,如果同樣的情況出現在男人身上,結果會怎麼樣呢?

由於在出血的同時還伴有難以忍受的疼痛,也許會有遠多於女性的男人臥床不起吧。

無論如何,不管是否願意,女人每個月都躲不過陰道出血,這無疑是相當痛苦的。

而且,女性為了能夠挺過去,也始終在做各種各樣的努力。

考慮到這些因素,對於男女誰更能忍耐出血這個問題也就很難立刻作出判斷了。

腹內大出血

在此給大家講一下我當醫生兩年後在一個地方醫院出差時的經歷。

那時候,我在大學的醫務室工作,被派往阿寒附近雄別煤礦醫院出差三個月。

由於是煤礦,病人多是崩塌事故和一般原因造成的外傷。一個休息日下午,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患者被緊急送到了醫院。

患者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臉色蒼白,意識昏迷,血壓也低得嚇人,一看就知道是腹內大出血。

這當然是婦科的急診病人,但事不湊巧,婦科醫生到東京參加會議去了。

正常情況下,可以把病人送往附近的市立釧路綜合醫院,但是到那裡行車至少要一個小時。顯而易見,在轉運途中病人就可能死亡。

我猶豫不決,便徵求外科護士長的意見,她建議立即給病人動手術。

但是,我只是外科醫生,從未做過婦科手術。

「我恐怕不行。」

見我有些猶豫,護士長說道:「你只要照我說的做就行!」

事已至此,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只有照護士長說的做了。我下定決心以後,拿起手術刀把腹部打開,果不其然,皮膚下面一片血海。我放入腎形盤拚命抽血,但是血量始終不減,重複數次之後,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部分子宮。

護士長迅速伸過手來給我指出了出血點。

在她的指導下,我將出血部位縫合完畢,出血終於止住,在確認沒有其他出血點後將腹部開口縫合。

手術過程中,一直通過患者的手臂輸血和輸液,患者自始至終都是臉色蒼白,昏迷不醒,血壓也測量不到。

如果算上開腹以後的出血量,患者的失血量是驚人的。

說實話,這種狀況能否恢復過來,我一點信心都沒有,只是先把腹部縫合起來再說。

傷口縫合以後緊急處置就算結束了。因為手術不熟練,我已經累得精疲力盡。我把後期處理交給護士,自己走出手術室打算到醫務室休息一下。正在這時,一個看似是患者丈夫的男人走過來詢問情況。

「醫生,情況怎麼樣?」

我當然無法作出能令他滿意的回答。

「我已經盡全力了,出血太多……」

我的視線轉向地面,雖然沒說出勸他放棄的話,但是言外之意他早已明白。他頓時頹然失聲,垂下頭去。

總之,我太累了,只想休息一下,就徑直走到醫務室,橫躺在沙發上。二三十分鐘以後,手術室打來了電話。

「醫生,請過來一下。」

果然不在了啊。我疲憊地站起身,重新朝手術室走去。

不抱希望的女性

手術室裡和剛才一樣,女患者靜靜地仰臥在手術台上。

當走近手術台,看到患者臉部的瞬間,我驚訝地站住了。

我已經準備放棄的女患者臉上微微泛起了紅暈,而且還在輕聲呻吟著。

我驚訝極了,連忙拿過聽診器放在她的胸部,明顯能夠聽到輕微的心跳,脈搏雖然很弱但已經有了反應。

「說不定有救。」

我一下子來了精神,吩咐繼續輸血輸液,並決定親自在旁邊守護。

她的嘴唇開始漸漸恢復血色,脈搏也更加清晰起來。

「好啊,這下子有希望了!」

我輕聲自語,像在給她加油。又觀察一會兒,我才走出手術室。這時她的丈夫又上前詢問:

「醫生,還有希望嗎?」

他的語氣顯然已經不再抱有希望了。

「嗯,可能有救。」

「真的嗎?」

他好像無法相信,追問道:

「剛才您說沒救了,我都已經通知親戚們了。」

確實,直至剛才我還認為已經沒救了。但是,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對不起……」

手術成功了反而道歉,聽起來有些於理不通,但我卻感到非常滿足。

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

不過,這種情況怎麼會在現實中發生呢?

我仍然無法相信,腦海裡再一次浮現出學生時代學過的醫學原理。

它的內容清晰明確:「人體的全部血液占體重的十二分之一,流失三分之一會導致死亡。」

事實上,我曾見過的外傷致死的案例中,幾乎都是失血三分之一左右不治而亡的。

然而,現在躺在手術室裡的這位女病人,她流失的血液豈止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估計已經將近二分之一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才告訴她丈夫「放棄吧」。

然而,她卻得救了。究竟是為什麼?

我開始對醫學,不,應該是對人體感到不可理解了。

閒話少敘,病人確實在逐漸恢復,一小時後意識也恢復了,並且能夠低聲呻吟「好疼啊」。

「沒事,不會疼了。」

我給她的點滴中加了止痛藥,又號了號脈。

然後就是等待婦產科的醫生明天回來了。在此之前,只要能想辦法維持基礎狀態,她就應該能甦醒過來。我又一次檢查了她的身體狀況,然後等婦產科醫生回來。

非如教科書所言

第二天,婦產科醫生回到醫院後,我立刻帶他看了女患者,並詳細介紹了給她做手術的經過。

婦產科醫生比我早七屆,是位經驗豐富的老醫生,所以很快掌握了整體情況。

「你很努力,辛苦啦!」

由於受到表揚,我很高興,又請教他說:

「說實話,真沒想到還能救過來。」

雖然沒有準確地測量病人的失血量,但是從整個手術過程來看,的確不止全部血液的三分之一,應該流失了將近二分之一。

「我還以為徹底沒救了。」

婦產科醫生輕輕搖了搖頭說:

「教科書上確實寫著人流失身體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就會死亡。不過,這只是說的男性。」

「啊……」

看我一臉茫然的樣子,他補充說:

「女性不一樣。女性失血三分之一以上仍然有可能救活。」

怎麼可能呢?我依然難以理解。

他接著解釋說:「總而言之,女性更能忍耐出血。具體數字說不清楚,不過出血再多也可能有救。所以,女性出再多的血也不能輕言放棄。」

我再一次驚呆了。

果真如他所言的話,也就意味著男人只要流失全部血量的三分之一,就會像教科書上說的一樣毫無例外地死亡。

而女性卻不限於此,即使有時候失血超過三分之一,也依然存在獲救的可能。

這也就意味著,男人被涵蓋在教科書限定的範圍內,而女性卻不受束縛。

那麼,是什麼導致這一局面的出現呢?

此時最容易想到的理由就是女性所具有的生育子女的能力。

女性能夠妊娠生子,因此她們的身體結構天生強於男人,當然也比男人更能忍耐出血。

這當然是所有女性都希望的結果,但更是造物主只賦予女性的先天能力。

不過,想到男人們只能按照教科書所云,失血超過全部血液三分之一就會死亡,又不禁為男人們的「守規矩」和脆弱而感慨萬千。

自從知道這些以後,有段時間每看到一個男人,我心裡都會浮出一個念頭:「出血三分之一就會死亡的人啊!」同時會莫名地產生一種親切感。

而看到一個女性時冒出的念頭則是:「教科書的例外,出血三分之一也可能得救的複雜女人啊!」

與外貌無關

看到這裡,想必對「男女誰更能忍耐出血」這個問題已經沒有爭論的必要了。

答案顯然是女性更強。

而且我們男性就是因此才能夠健康地出生和成長。

我再一次深深體味到絕不可以貌取人的道理。

即使表面上看起來體格單薄纖弱,女性卻絕不弱小。

實際上,在雄別煤礦遇到的那位女患者以後完全恢復了健康,並且生了一個孩子,現在住在面對鄂霍茨克海的紋別。今年還給我發了印有跟孩子一起合影的賀年片,並且邀請我到那裡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