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生在於心安:星雲大師為你道破人生的種種真相 > 本性不漏 >

本性不漏

雲巖曇晟禪師與長沙的道吾圓智禪師同是藥山惟儼禪師的弟子,兩人非常要好。道吾禪師四十六歲才出家,比雲巖大了十一歲。

有一天,雲巖禪師生病,道吾禪師去探望時問他:「離卻這個殼漏子,向什麼處再得相見?」意思是:死之後,我們在哪裡相見?

雲巖禪師毫不遲疑地回答:「不生不滅處相見。」

道吾禪師不以為然:「何不道非不生,非不滅處,才能相見?」說完也不等雲巖的回答,提起斗笠便往外走去。雲巖禪師叫道:「請停一步,我還有話請教。你拿斗笠做什麼?」

「有用處!」

雲巖禪師追問:「風雨來時,做什麼用?大風大雨時,一頂斗笠有什麼用?」

道吾禪師答:「覆蓋著。」

雲巖禪師:「他還受覆蓋也無?」

道吾說:「雖然如此,要且無漏。」

雲巖禪師病癒後,因渴煎茶。道吾禪師問:「煎茶給誰吃?」

雲巖答:「有一個人要吃!」

「為什麼他自己不煎?」

雲巖回答:「還好有我在!」

雲巖和道吾是同門兄弟,道風卻不同。道吾活潑熱情,雲巖古板冷清。但兩人在修道上互勉互勵,彼此心中從無芥蒂。

道吾拿一斗笠,是讓本性無漏也。在佛法裡,漏就是煩惱的意思。能無漏,就是遠離煩惱,即為完人。病中的雲巖論生死,非常淡然。煎茶時道「還好有我在」,如此肯定自我,不惰生死,不計有無,又是另一番灑脫。這就是禪者的境界,不在佛語高深,而在處世泰然,不被內心魔障所擾,不被外界環境所困。

有人平日裡也是一副灑脫模樣,談生論死,好不坦然。可是一旦遭遇病痛,便心生畏懼,惶惶不可終日,這就是境界沒到。他們不知,越是身處困境,越需要冷靜;越是有病痛,越是要坦然。這不是在向別人展現大無畏精神,而是獲得新生的最好方式。困境中頭腦清醒,有助於思考,能夠更好地尋找解脫之道,幫助我們盡早走出困境。病痛中保持坦然,可以有一個好的心情,有利於戰勝病魔,盡早獲得健康。要明白,在病床上患得患失,惶惶無日,本身就是病的一種。

煩惱,是我們所討厭的,但往往又是我們自動招來的。有一顆不動的心,去做不漏的事,自然能讓煩惱遠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