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公平之怒 > 前言 >

前言

人們通常會誇大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們也擔心自己會言過其實,但本書所包含的並非關於如何令世界步入正途的一系列靈丹妙藥與成見。本書中所描述的工作出自一項耗時很長的研究(我們兩人一共花費了超過50年時間),該研究最初的目的在於探明現代社會中居於不同社會等級的人們之間在預期壽命上存在巨大差異(也就是「健康上的不平等」)的原因。起初,中心問題在於弄明白為何居於較低社會等級的人們健康狀況也較差:窮人健康狀況差於中間階層,中間階層則差於上等階層。

與其他研究決定健康的社會因素的人士一樣,我們所接受的流行病學訓練意味著我們運用的是用來追溯人口病因的方法:試圖探明為何某個群體的人們染上了某種疾病,而另一個群體的人們並未患病;或是試圖解釋為何某些疾病變得更為流行。這種方法不僅限於健康狀況,同樣還可以被用於探明其他問題的成因。

「基於證據的醫學」一詞指的是,如今人們通過種種努力來確保醫學治療的基礎是關於何種療法有效、何種無效的最佳科學證據。與此類似,我們認為可以把本書稱為「基於證據的政治學」。作為我們論述基礎的研究成果出自不同大學與研究組織的諸多團隊之手,通過可重複的方法對可觀測的和客觀的結果進行了研究,經過同行審閱的研究報告發表於學術科學期刊上。

這並不意味著本書不含有猜想的成分。結果總是需要被解釋的,但通常有充分的理由在多種解釋中更加青睞某一種。稍後的研究發現往往會對起初的理論與預期提出質疑,從而促使人們重新思考該問題。為了讓您更好地瞭解為何我們相信在現代社會中提升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是可能的,我們希望邀您一道踏上我們曾經經歷過的歷程。在這段歷程中,我們標記出了重要的證據,剔除了各條死胡同和錯誤的岔路,以免浪費時間。我們將羅列出這些證據以及解釋這些證據的理由,您可以自己作出判斷。

就直覺而言,人們總能意識到不平等會損害社會。但人們似乎很少有理由認為各個發達社會在不平等狀態上的差異程度足以導致任何顯著的後果。如今,與浮現出的這一幅驚人景象相比,最初促使我們尋找此類後果的理由已經顯得無關緊要了。許多發現既要歸功於判斷力,也要歸功於好運。

這幅景象為何直到現在才得以浮現?原因可能在於,直到近年來人們才能得到所需的多數數據。如今,關於各國收入、收入分配乃至不同的衛生與社會問題的信息均可以進行對比了,在這種情況下,某人得出與我們類似的研究成果只是時間問題。這些數據使得我們及其他研究者可以分析各個社會間的差異何在,發現多個因素之間有何種關聯,以及更加嚴格地對理論進行檢驗。

容易想像的是,自然科學中的新發現要比社會科學中更迅速地被接受,正如同物理理論不像關於社會的理論那樣具有爭議。但自然科學的歷史也充滿了痛苦的人際爭執。這些爭執最初源自理論上的分歧,但常常會貫穿當事人的一生。自然科學界的爭議通常僅限於專家之間:多數人對於粒子物理學中相互競爭的理論並不持有特別明確的觀點。但對於社會是如何運作的,他們無疑有著自己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社會理論就是關於我們自己的理論。事實上,它們幾乎可以被視為我們對於社會的自我意識或自我認知的一部分。自然科學家並不必說服各個細胞或是原子接受自己的理論,社會理論家則不得不面對紛繁的個人觀點以及強大的既得利益。

1847年時,伊格納茨·澤梅爾魏斯(Ignaz Semmelweis)發現,醫生在接生前洗手將大幅降低產褥熱導致的死亡率。然而,在他的研究成果造福於人之前,他先得說服人們(主要是他的醫學同行)改變自己的行為。對他而言,真正的戰鬥不在於最初的發現,而是隨後的爭論。他的觀點受到了嘲諷,最終,他精神失常,以自殺結束了一生。醫學界大多都沒有嚴肅地對待澤梅爾魏斯的研究,直到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提出了細菌致病理論,從而解釋了衛生的重要性。

我們生活在一個悲觀的時代。除了對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的後果感到擔憂之外,人們還常常感覺到許多社會儘管物質上很成功,但卻愈發為社會性失敗所累。雪上加霜的是,如今我們又迎來了經濟衰退和隨之而來的高失業率。不過,意識到了現狀將無法維持下去,變革勢在必行,這也許恰好構成了樂觀情緒的基礎:也許我們終於有機會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了。本書英國精裝版受到了格外熱烈的歡迎,這證明了的確存在著尋求變革、找到解決問題的積極對策的普遍渴望。

在這一版中我們只進行了少量改動。數據來源、方法和結果的細節——我們覺得多數讀者也許希望略過這些內容——在附錄中列出,供對數據有興趣的讀者查閱。關於因果關係的第13章,結構進行了微調,並被進一步強化了。我們還進一步擴展了對過去哪些因素導致各個社會更加或者更不平等進行的討論。我們的結論是,這些變化是受到政治態度的變化推動的;因此我們認為,將對相關政策的討論視為尋找恰當的技術性解決方案,是錯誤的態度。如果願意的話,有上百種方式可以使得社會變得更加平等,因此我們並未指定應採取哪些具體政策。我們亟須的並非是一項明智的解決方案,而是認識到平等對於全社會的益處。如果正確的話,本書提出的理論和證據將告訴我們,如何能大幅提高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然而,除非改變多數人看待自己所處社會的方式,否則這項理論仍將胎死腹中。只有當本書所概述的觀點深入人心後,民意才會推動必要的政治變革。因此,我們設立了一家名為「平等基金會」(The Equality Trust)的非營利機構(詳情見本書結尾處),目的在於使得書中呈現的證據更好地為人所知,並且表明這樣的態度:有一種方法能夠令我們所有人都擺脫困境。